小脑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将导致患者行走动作摇摇晃晃,就像企鹅一样,又被称为“企鹅家族”。
小脑萎缩症除了步伐逐渐不协调,还会伴随着手部动作、语言能力、眼部活动失调,并会造成小脑萎缩。患者会由不能使用餐具、容易跌倒、无法拿取物品等症状开始,随着病情恶化,逐渐不能行走和拿笔书写,最终将无法说话及需要卧床,日常生活都将依靠他人照顾。
小脑萎缩症的患者,即便小脑、脑干、脊髓萎缩,大脑的机能完全不受影响,患者会意识到自己逐渐丧失生活能力,使患者的心理产生巨大的煎熬,是一种相当残酷的疾病。发病年龄在不同类型的小脑萎缩症稍有不同,一般多半在青壮年20至50岁之间。
患者曹女士47岁,5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持物不稳,行走不稳,行走时两脚远离、分开,摇晃不定,不能自我控制,容易摔倒;言语吃力缓慢,说话含糊不清,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时有头晕、头痛,胸闷胸痛,恶心想吐,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在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小脑萎缩”,给予静滴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没有明显好转;
出院后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未做系统治疗,于去年不能独立行走,需在他人陪护下助力行走,书写不灵活,时有全身抽搐、麻木。
年2月,曹女士接受干细胞治疗,患者做完第一次干细胞治疗后,身体情况改善明显,说话较以前流畅,发音清晰,吞咽动作比原来灵活,可以自己短距离的缓慢行走,两脚距离缩短,尤其在稍微有人扶的情况下行走脚步轻松,步伐较以前快。
经过后面的治疗,现在曹女士胸闷、胸痛的症状消失,双上肢持物改善,可以自己拿早餐吃,食欲、睡眠良好,心情乐观,全身颤抖明显减轻,基本生活可以自理,患者及家属对其效果很满意。
干细胞为脑萎缩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干细胞移植可以极大的改善脑萎缩患者的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反应迟钝、行走不稳、神情呆滞等症状,从而最终使得患者能达到基本的生活自理。
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移植到患者身体后可分化再生成神经元,也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同时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干细胞生长,补充减少的脑细胞,从而恢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改善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和各种减退的功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