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贫血人体会有哪些症状?
我们常讲一个人面色不太好。所以皮肤、黏膜的苍白是贫血时的最直观表现。如果发生溶血性贫血,可能会引起皮肤、眼睛的球结膜发黄。
患者出现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常见的症状。
贫血时患者可出现气急或呼吸困难。一般轻度贫血无明显表现,仅活动后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氧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长期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严重溶血性贫血时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进而引起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长期贫血影响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对女性,因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而导致月经异常,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长期贫血会影响各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
贫血如何准确诊断?
1.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同时外周血涂片人工显微镜下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如果病情需要,可能还要做骨髓检查。
2.仅仅诊断出贫血是不够的,诊断也是不完整的。我们还要诊断出引起贫血的病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我们最常见的贫血为例,如考虑缺铁性贫血需做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考虑巨幼细胞贫血需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以上有些指标需要空腹抽血检查,最好在治疗前完成,以免药物影响检测结果。所以患者如果上午就诊的话,最好早上不要吃东西,避免第二天往返奔波。
贫血就诊时一般要配合医生做哪些检查?
患者应详细叙述本次发病的过程,过去有无类似发作史,有无家族史、有无营养不良偏食病史,提供月经生育史及危险因素暴露史等。要注意尽可能提供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并发症、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等。营养史和月经生育史对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贫血有辅助诊断价值。射线、化学毒物、药物、病原微生物等暴露史对造血组织受损和感染相关性贫血的诊断至关重要。
体检时医生会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有无发热,心率,呼吸频度;
★有无营养不良,特殊面容,端坐呼吸,步态不稳等;
★皮肤、黏膜有无苍白,黄疸,溃疡和瘀点,紫癜或瘀斑;毛发有无干燥、有无舌乳头萎缩、匙状甲、下肢有无凹陷性水肿等;
★淋巴结有无肿大;
★有无心脏边界扩大,杂音等;
★有无肝大,脾大,胆囊的位置有无压痛;
★有无神经病理反射和深层感觉障碍等。
发生了贫血我们如何来有效治疗?
贫血的治疗包括针对症状的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两部分。
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迅速恢复血容量并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对贫血合并的出血,感染,脏器功能不全应施予不同的支持治疗;多次输血并发铁在心脏,肝脏等脏器层积的患者应予去铁治疗。以上都是对症治疗的范畴。
针对贫血发病原因的治疗是贫血治疗的关键。如缺铁性贫血在积极补铁的同时还应该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补铁一般以口服补铁为主,饭后服用铁剂可减少胃部不适的反应。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最后来说说贫血如何预防?
贫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最常见的是缺铁贫血。我们以缺铁性贫血为例来看看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整,预防贫血。
我们知道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食物来源的铁可以分为血红蛋白铁和非血红蛋白铁。瘦肉、猪肝、蛋黄及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茹、豆类等铁的含量比较高。但是蔬菜、豆类、谷类、海藻、蛋、奶酪、贝类中的铁都是属于不容易吸收的非血红蛋白铁,吸收较差。同样是含铁丰富的食物,牛肉中的血红蛋白铁能吸收20%以上,赤豆等豆类、鸡蛋中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率就只有不到10%。所以红枣赤豆的补铁效果是比不上肉类的。我们在饮食中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吃菠菜可以补铁。实际上克菠菜含铁2.7mg,虽然高于猪肉的1.6mg,鸡蛋的2mg,但远远低于猪肝22.6mg。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因为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可以与多种矿物质结合从而影响吸收,因此菠菜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所以就是吃菠菜把脸吃绿了,补铁效果也不会太好。
在补铁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沉淀,会影响铁的吸收。而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益处。
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经高温烹调后,可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素B(12)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饪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另外还要保护好“造血工厂”。许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损伤骨髓。化学因素譬如装修时接触的苯等有机溶剂、有机砷、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抗癫痫疾病药物等;物理性因素如X线、γ射线等,均可损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敌。因此,不可滥用对造血功能有害的药物,还应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和接触有害物质。
近年来很多年轻女性因盲目不恰当减肥而造成严重营养失调,导致严重贫血,危及身体健康。这也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积极加以预防劝说。
长按识别上方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白癜风能传染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