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虾价低下了往年的骄傲头,以往亩产斤多点就可以获利的喜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现。面对这些现实状况作为水产人放弃养殖周期短、利润空间依然可观的对虾养殖,转养其他品种可能不现实,认真想一想,其他养殖品种能不能稳定的有对虾这个利润?理智一点看:对虾还是相对理想吧!只要投苗顺利、克服养殖过程中的困难,对虾依然应该是一个理想的养殖品种。
下面介绍一个珠三角养殖场在疫情之后第一造喜获丰收的信心支撑点
介绍的这个养殖场是珠三角的一个条件普普通通的养殖场,全场40亩左右,水面32亩,没有蓄水池,养殖的外水源和其他养殖场一样水质一般般。养殖过程中很难大换水,和其他珠三角的土池一样,基本上是一池水养到出虾,有时候出虾后把老水,就用漂粉精每亩3公斤消毒一下接着就来下一造。
今年6-7月,该养殖场已经陆续的出了3个池。其中昨天出虾的这个池基本情况是:
池塘面积:6.5亩。
投苗量:26万苗(苗是包送到养殖场,投苗费用也就是元多一点点)。
养殖周期:66天。
出虾规格为:36条/斤。
总投料量为:斤,饲料比在1.08。
产量:当天刮虾的产量为斤,塘底还未清,明天会再干底清虾,总产量应该超过斤。
出虾价格:6月29下的定:价格为17.5元一斤。
饲料是:元/吨的普通饲料。
这个池的产值刚刚稍超10万元,利润在5万以上。
这个养殖场加上之前出的两个池(还有一个池代价而出)基本情况是:
总产值是:32万元。
产量是:超过15斤虾。
三个池这一造的总药费:为1.8万药费(包括石灰清塘、茶籽饼杀杂、消毒等等)。
平均每斤虾的药费为:1.15元
利润为:14万元。
这一造敢于投苗、敢于养殖的信心支撑点是:
第一个信心支撑点是:好苗好服务
投苗当然就选择好苗,但更加要要选择认真、负责、高水平的投苗配套服务。
无可否认,作为个人的养殖户,从知识面和经验上,很难和一个苗钟公司的一个技术团队的比较。
对于池塘水体是否能够投苗,传统习惯是靠试苗,也就是把苗放在池塘中24小时后,根据其成活率来决定是否可以投苗。
试苗当然能够为是否可以投苗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不过在已经富营养化的养殖老区域,24小时的试苗可能很难提供投苗7天以上是否合适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也的的确确看到许多养殖户在投苗不久即出现:
1:投苗不久即出现空肠空胃、肝萎缩的异常现象,导致耗苗。
2:即使拼命、反复使用多种解毒、抗应激、多维等等药物,依旧反复试苗不成功。
3:投苗后水质很快就出现pH飙升、水太浓或者氨氮、亚硝酸盐飙升等等异常,导致苗成活率降低。
所以:池塘水质是否合适投苗,除了试苗外,尽可能的还是让服务团队对池塘水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这样子才可能相对提高投苗成活率,稳定度过苗期。
第二个信心支撑点是:细心管理科学管理
养殖过程中细管理,把管理放在第一位。在养殖过程中细心管理,结合养殖中的气候条件、外水源条件,针对性的提前做好水质监控和水质护理、对虾护理措施,尽可能的提供一个符合对虾生长的水质理化条件、提高对虾活力。
今年的气候也确实有一点极端,有一些区域是大雨连绵,有一些区域是久旱成灾。这些极端气候就可能会对养殖产生不同的不良影响,技术服务团队不等于就是每天用药、拼命用药,而是根据气候的特点如何管理、如何针对性的克服气候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这一次介绍的养殖场就处于大雨连绵的珠三角。在这种气候中对养殖水体的藻、氨氮、亚硝酸盐、pH和溶解氧当然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养殖场的重点管理工作是:
1:投苗前对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pH和水体中藻的藻类进行分析,在全面认可后再放苗。
2:投苗前培藻、养殖过程中的藻维护不施用任何氮磷肥,仅仅是用丰收宝发酵过的米糠进行培藻,见图1:
这种大雨连绵的气候对水体的微藻肯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切切是:不要因为藻色不好就反复施肥,这种反复施肥的做法对水质的影响可能是雪上加霜。
对这种大雨连绵的气候对水体的微藻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抓紧雨停日出的时机,每亩撒水新活克,即使就是几个小时也会对水质维护产生很好的效果,见图2:
3:合理投料,不要滥投料,避免加重底泥负担和增加耗氧量。
4:注意通过底改措施为底泥减肥,避免阴转晴时水质恶化。
在水温稍低的雨季,底泥耗氧量和恶化可能不是太明显,可是一旦阴转晴水温升高,这时候再为底泥减肥控制水质可能会稍晚了。所以即使是在雨季中,底泥的减肥工作不能够轻视了,这是目前这种气候养殖成功率的一个关键点。见图3:
5:不要反复施肥,尽可能不要施肥
雨季施肥一定要慎重,目前已经听到有好几个由于看到水色不好施肥导致的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例子。
二:对于如广东的阳江、台山这些久旱成灾的区域,养殖场的重点管理工作是:
1:有条件的尽可能多换水,为养殖水体减轻氮污染的负担。
2:及时控制水体不要发粘,在岭南的阳江、台山确是久旱盼甘霖,蔚蓝的天空就一丝白云,连续好几十天滴雨不下,有一些地方连进水沟都晒裂了。这种条件下换水就成为一种可望不可求的欲望了,但是这种条件下就更加要及时控制水体不要发粘,避免对虾出现异常。
控制水发粘的措施可以通过定期或者按需要撒一次底康,见视频1:
2:及时清理漂浮在水面的死藻,减少底泥的腐败物,预防白便的发生。
高温久旱很容易导致死藻,要及时清理这些水质避免沉淀到底部见图4:
一旦发生白便要尽快的减少治疗,避免带来损失。白便治疗见图5:
3:预防蓝藻泛滥
在淡水养殖区域,蓝藻主要是微囊藻和颤藻等等,这些蓝藻的预防尽可能的从水质理化条件调控做起,见图6:
4:控制水不要太浓
控制水浓可以通过大换水,如果没办法换水可以通过泼洒塘生态等等措施控制。见图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