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间接胆红素是指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难溶于水,不能通过肾随尿排出。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溶于水,能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均可引起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的测定是肝、胆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对临床诊断隐性黄疸有重要意义。
生理性增高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长期饮酒、剧烈运动等也有可能引起胆红素增高。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胆红素偏高一般都会在调节后自行恢复。
病理性增高
01
直接胆红素增高
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癌等。
02
间接胆红素增高
常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肝细胞性黄疸、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
常见的黄疸类型
01
溶血性黄疸
当红细胞大量破坏,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这时叫溶血性黄疸。
02
肝细胞性黄疸
如果肝脏有问题,比如肝炎等。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即肝细胞受损,这时会引起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偏高的现象,总胆红素偏高。
03
梗阻性黄疸
如果胆道有问题,直接胆红素不能全部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这时叫梗阻性黄疸。即直接胆红素升高,引起总红素偏高。
温馨提示
当发现自身的总胆红素偏高的时候,患者切勿忽视,这个时候需医院进行检查,从而确定导致自己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而后积极的接受治疗。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在线咨询及快速预约肝病专家号及名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