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发贫血的四大原因
01
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及其影响
随着人体的老化,骨髓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造血的红骨髓减少;老年人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系干细胞的分化成熟;老年人红细胞内各种酶氧化活性与代谢功能降低,促使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02
造血物质摄取不足及吸收障碍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较差;
老年人肠胃运动功能减退,易导致便秘,若应用药物不当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由于膳食失调,或食物的量和质不合理,也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03
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
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因而产生继发性贫血。
04
慢性疾病
老年人常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往往影响造血功能。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等疾病的各种因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引起贫血;恶性肿瘤中晚期几乎全部合并贫血;有研究显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贫血的患病率达到59%。年龄大和糖尿病病程较长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贫血的决定性因素。该研究发表于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旗下期刊《ClinicalDiabetes》。(ClinDiabetes.;32(4):-.)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可达45%,髋、膝关节置换术及脊柱手术术后贫血发生率为50%,髋部骨折术后的贫血发生率高达80%以上。老年人贫血的常见症状
1)常见症状:缺乏无力、心慌、气短、头晕,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黏膜和睑结膜苍白、肝脾轻度肿大等。症状常和贫血的严重程度相关,缺铁引起的贫血心脏病较易发生左心力衰竭。2)活动和劳动耐力减低:细胞内缺铁,影响肌肉组织的糖代谢使乳酸积聚以及肌红蛋白量减少,使骨骼肌氧化代谢受到影响。3)消化道改变: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致粘膜组织变化和组织营养障碍,出现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75%缺铁性贫血患者有胃炎表现,而正常人仅29%,可成浅表性胃炎及不同程度的萎缩性胃炎,伴胃酸缺乏。4)皮肤毛发变化:毛发干枯脱落,指甲缺乏光泽、变薄、脆而易折断,出现直的条纹状隆起,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是严重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之一。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大部分症状和缺铁性贫血相同,同时还伴有维生素B12、叶酸的缺乏的症状,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可发生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不太不稳、行走困难,肌腱反射初为减退,肌痉挛及肌张力增加时,肌腱反射亢进。味觉、嗅觉、触觉、痛觉均可有障碍。常表现为脑神经受损的神经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神经错乱。叶酸缺乏的患者偶有精神症状,部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出现头晕、乏力或者胸闷、心悸等症状,会认为自己有心脑血管疾病,却往往忽略了贫血也会引起上述症状。老年人贫血的主要危害
贫血不仅会加速老年人脏器功能的衰退,而且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贫血背后有时还隐藏着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心脏病、慢性感染等不容忽视的严总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并引起重视,可能导致严重的脏器病变。老年人如何预防贫血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1)治疗原病发症:一些慢性病引起的老年人贫血是不容忽视的,慢性病性贫血通常是指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肝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异常等。直接或间接影响造血组织而导致的一组慢性贫血。这一类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贫血。所以治疗原病发症可以改善贫血。2)适当补充对造血有帮助的营养:矿物质铁、维生素B12、叶酸都是造血的必须原料,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3)合理补铁:因为铁在蔬菜中的含量少而且很难吸收,所以铁的最好来源在动物性食物中较丰富,例如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等。但是,从食物来源上看,老年人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80%~90%的老年人微量营养素摄入不够,比如钙、铁、维生素等。部分老人由于生理功能的下降及疾病等因素,不能从膳食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可以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十维铁咀嚼片是通过专利成果转化、运用专利技术提取的含有富马酸亚铁的复合维生素制剂,适用于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对铁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头昏、头晕、乏困无力,精神不振、神疲气弱、面色苍白、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十维铁咀嚼片服用1--3个疗程后,贫血症状均得以显著改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