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瀛集17年秋冬在台四月所作
作者
王槑庵
夜雨
此土眞何地,逢秋氣轉寒。
談瀛成海客,吹夢過燕邯。
宿雨連江透,流雲帶月殘。
浮聲嘩百里,不敢話鰲竿。
社子島遠眺
不近關河久,驅車訪杜蘅。
秋風吹古渡,淡水抱羅城。
去國愁嘗遣,浮家氣未平。
長歌歸馬逸,回看海高層。
不識蒲葵
傅園風物異吾鄉,黛鬢霜皮一徑長。
庭樹有心應笑我,誤持葵葉認檳榔。
(同為棕櫚科)
客中雜感
孤城殘照海生波,愴夢秋聲意若何。
臥檢唐音九百卷,不知愁在哪家多。
登和美山
碧水龍潭接要津,茫茫如見海揚塵。
道中或有吾鄉客,不似江東洗馬人。
醉月湖
此水安能浣客塵,湖中影即月中人。
思君恰似亭前雨,點點新痕疊舊痕。
夜望
漁煙炊火影斑斑,十萬人家衹隔山。
此夜船歌清入骨,望江樓畔望臺灣。
龜吼觀海
臨風仗劍起龍鳴,鯤島浮濤撼此城。
我在蒼山望蒼海,一般煙色眼中輕。
讀張夢機
偶向君書覓子衿,後生於此見唐音。
合將十二年中字,慰我霜秋一寸心。
對雨
摩空山雨欲晴遲,搖落溪頭最早枝。
一樣雲橋兩榮悴,令人長憶看花時。
雙北間新店溪有福和橋
颱風初過見枝葉零落,遂作
對雨
欲向山僧問法臺,連陰未放曉嵐開。
嗟余本是雲間淚,何事殷勤送汝來。
對雨
廿四番風如有信,三千里路未傷魂。
平湖宵雨催寒葉,雨打浮菱葉打門。
對雨
登樓悵望雨中河,秋鎖鵑城玉練波。
滿眼雲關迢遞事,涼風吹斷短長歌。
聞平山縣初雪
平山秋雪乍晴初,冀北嶠南勞雁書。
堠館衣寒非落薄,一身落薄是離居。
重陽隨手二絕
煙濤今始信微茫,叢菊初開恨已長。
歸夢時增酣夢少,滿城燈火近重陽。
江湖倦客罷登樓,萬里身迎海上秋。
欺我立花如立雪,涼風吹影下汀州。
北望
目盡天南草未凋,隔江涼訊訪秋潮。
雲關北望中原路,別是風濤一夢遙。
戲題太白樓
雪壑傾雲氣不稠,憑欄人減舊風流。
如今不讀五千卷,自上臨溪太白樓。
鱷魚島戲題
誰將巨物縛鱗池,勞盡扶餘百萬師。
問說巖溪春水闊,買舟還趁落潮時。
贈別
聽鼓離城事久諳,半坡煙柳未曾芟。
畱來取酒和春坐,要看庭花落滿衫。
(此用大春樹下醉臥事)
詩律課間偶題
憑窗閑看野雲沉,雁斷歸書感客心。
隔座微聞嘈雜語,暫拋紙筆認鄉音。
和平島觀海
詫見驚濤沒石棱,聲聲拍岸裂如冰。
眼中精衛猶銜海,能補滄桑第幾層。
寄梅齋先生
依然臺海一潮空,南渡衣冠氣尙雄。
猶恐此生重見日,與公俱是白頭翁。
再寄梅齋先生
與梅齋對海談詩,
先生示以“浮家黑水漳州遠”句。
五洲洋外晚談詩,墨影紅雲一望之。
望到漳泉家入眼,分明潮海窄如斯。
美齡蘭
此花謝後蘭餘夢,春草生初價似金。
十里劍潭山外路,滿城爭看美人心。
平安夜
裝成彩樹燈如火,禱此平安夜似春。
愧我渾然無信仰,年年辜負唱詩人。
登龜山島補記
牙旂舊地任孤攀,龜背峰頭一望還。
滿眼鷗雲煙浪水,瀛臺信是海中山。
次宸帆兄韻
島內文章繼有人,辭君不負少年身。
論詩我亦驚風雨,席捲吳江過海濱。
見山壁石刻
凌雲弄筆舊何人,一偈摩崖幸未泯。
白馬經成終是夢,紅羊劫後久蒙塵。
空庵水鏡玲瓏月,渡海書生畎畝身。
敢向寰中看蕭瑟,故園無處可逃秦。
過山樓古跡
道謁林泉下郡城,九夷慣有舊詩名。
江樓鼓劍塵封地,疏雨危陵葉落聲。
踏壁時疑逢鬼笑,聞雷每恐見龍驚。
攜來無盡年華感,前世滄桑倍此生。
望觀音山寺
看厭樓臺衹看山,祠城故蹟想依然。
摶沙坐瞰三千界,斫地聊歌咫尺天。
梵海潮生秋是夢,禪花香墮夜如年。
化龍風雨時來早,暫送長波向渡船。
碧潭
莫對清潭話別離,潮生猶恐誤佳期。
使君駐馬當歌日,憶我移家渡海詩。
嶼嶺繩橋通四獸(山名),
浮山雲翳鎖三芝(地在新北)。
人間未有馱鼇客,落照瀛台恨已遲。
過艋胛水仙宮舊址
遺世居然法相空,前朝身在禹王宮。
徒教細馬移仙闕,不放長鯨過海東。
萬派商聲聽似夢,十年車水走如鴻。
龍山殿後今誰問,漫说新碑對晚風。
注:水仙宮,
清乾隆初祀夏禹而建,
因禹有導江河之功而得名。
道光中毀,
時人遂移聖象於龍山寺後殿。
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立
“水仙宮舊址碑”記錄修繕始末,
年又重修附近街道,
迄今已逾十載,因有“十年”之句。
雨後見月感懷兼寄卿雲子
久居冀北今台北,渡海如乘少伯舟。
一帶褐衣辭魏闕,百城霜氣落瀛洲。
憶君昨夜星垂野,到我中宵月滿樓。
雨歇寒更人不寐,長風吹過嶺南秋。
書丘逢甲詩後
西風誰念客征衣,倚劍歸來未有期。
象外金甌應永固,人間朱雀自長離。
瀛台渡後無滄海,故國秋初正旅羈。
向使英魂如舊日,牙璋自可拜黃旗。
書丘逢甲詩後
消盡年光歎此人,壺嶠秋近又逢君。
節樓燈影籌邊計,斷角殘歌瀝血文。
補海為公傾一簣,習戎惜我遜三分。
朝衫冷落應如是,後世紛紛說策勳。
書連雅堂詩後
飄零我亦為過客,一讀君書一自哀。
幾度催詩成劍氣,每憑彈指幻樓臺。
江山劫換身无影,風雨秋深雁不來。
變化桑田真隔世,撫膺長弔故人杯。
書葉榮鍾詩後
猶能字裏認生涯,讀罷君詩月已斜。
似此飄零寧是命,可堪湖海竟無家。
橫刀漸老三千士,垂手憐餘萬里沙。
裂膽摧肝成底事,教人長惜水中花。
友人欲學詩,戲作一律以勸
霜高窣地臥難成,翦翦寒兼葉墮聲。
作鏡心如銀漢闊,宜秋身向玉壺清。
文章島內雖風骨,泥雪雲涯各此生
(時余光中去世)。
我亦此間漂泊久,使君何欲入圍城。
答李啟嘉先生
三百年中收鹿耳,九州風雨欲離秦。
雲山慣作前生恨,嶺海元無古逸民。
欲把孤衷遺上界,剩將一死證殊倫。
封章不見延平老,國史驚看字字新。
李啟嘉先生有
《自由週刊鄭南榕自焚舊址改名自由巷》
詩,已見前述
過台南
非是年來尚遠遊,識余香草美人秋。
管教雨雨風風意,分付煙煙樹樹洲。
於有夢時趨故壘,似無心處見嵌樓。
曉天一抹雲方破,對此湖山自可留。
過逢甲紀念園
東城新月履霜時,我欲乘風一夢之。
立雪真疑不夜地,登樓先悵北征詩。
豐原劍氣餘山色,國士精忠冠古祠。
廿載未能銷此醉,隔江歌管唱如絲。
題論劍亭
嶺上風雲欲破天,論詩論劍兩蕭然。
山橫丈壁千尋影,霧失齊州九點煙。
象外陰晴如有定,人間桑海到何年
(略改丘逢甲《羊城中秋》句)。
平居且避塵囂事,會向禪僧問了拳。
淡水感懷
廿載文章枉自磨,天涯無處憶橫戈。
故園昨夜空聞笛,江上誰人晚唱歌。
兩地雲濤千里夢,百家煙雨一城過。
回身驚見秋浮海,立此河山客思多。
次佳璇韻
摩空意氣竟先凋,我老猶憐暮色嬌。
路見傷人焉問馬,莫談國事且稱貓。
爭桃或死齊三士,縮食真哀楚萬腰。
若向仙源尋舊陸,雲川寂寂水寥寥。
次佳璇韻
看雲又見海光凝,不死心懸百仞冰。
搗麝成塵香未盡,誑飢畫餅事無憑。
強移病眼觀棋局,欲隱閒身向葛藤。
笑問諸公誰似我,中宵清淚溻衣棱。
離臺前十七天寄佳璇
拋盡臨行馬上鞭,平生元不解痴顛。
淡煙疏柳江南夢,濁酒新詩瀛海年。
隨處舟車成世界,為君文字立因緣。
靈山未是真微渺,常作心期一點懸。
觀第六屆秋水文學頒獎禮
不默而生鳴可死,即觀古語存諸此。
豈憑甲乙辨科名,細寫文章入秋水。
雛鳳清歌五百年,驚聲今見二三子。
臨風誰自悵重逢,寄我離愁成一紙。
離臺前七天有寄詩路諸公塵煙計已半年遊。興盡人歸念自休。
殘月影間花是夢,冷鴻泥外雪如愁。
行將醉客吳中酒,笑坐停雲海上樓。
還望遠天連細草,晚風寒處一城秋。
此詩倒讀為一闋《虞美人》
秋城一處寒風晚,草細連天遠。
望還樓上海雲停,
坐笑酒中吳客醉將行。
愁如雪外泥鴻冷,夢是花間影。
月殘休自念歸人,
盡興遊年半已計煙塵。
用CitiChang老師韻
為肇南詞長作折腰體回文
雲山故夢曉連枝,柳岸明黃初望時。
君是半酣猶困酒,我非無寐不成詞。
群壑萬煙人寂寂,碧潭千色雨遲遲。
文名見處他鄉遠,散落空懷情與思。
用CitiChang老師韻
為肇南詞長作折腰體回文
思與情懷空落散,遠鄉他處見名文。
遲遲雨色千潭碧,寂寂人煙萬壑羣。
詞成不寐無非我,酒困猶酣半是君。
時望初黃明岸柳,枝連曉夢故山雲。
臨別再望觀音山
依然烟岫北望孤,似此澄江絕代無。
可化魚龍身未定,漫猜鷗鷺語何辜。
白潮日近河梁暮,極浦雲開陸海圖。
笑我離城先駐馬,踏花聲裏話姑蘇。
踏莎行·題跨年煙火照片
火樹生初,銀光盡處,
有風吹亂紅無數。
萬家同此立春寒,渾然不似人間路。目斷雲樓,腸回逆旅。
歸來事事憑誰語。
衹今金粉夢清宵,分明昨夜煙花雨。
完
王槑庵,一个虚构人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