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卫生事业编制考试中,病理学中病毒性肝炎,是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考点集中的章节,在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病毒性肝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考题既能是简单直接考察、也可以是侧面考察来评价考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得牢固。
一、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HAV)
其特点为经消化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并不直接损伤细胞,可能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而导致肝细胞损伤。通常急性起病,大多数可痊愈,极少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在中国是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原,最终导致肝硬化。也可引起急性乙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等。HBV主要经血或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传播。在高发区,母婴传播也很明显。
丙型肝炎病毒(HCV)
其传播主要通过注射或输血。
丁型肝炎病毒(HDV)
HDV为一复制缺陷型RNA病毒,它必须依赖同HBV复合感染才能复制。
戊型肝炎病毒(HEV)
HEV也是单链RNA病毒,戊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
二、基本病理变化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属于变质为主的炎症,病变包括:
(一)肝细胞变性坏死
1.肝细胞变性
(1)细胞水肿:为最常见的病变。
(2)嗜酸性变:此种变性一般仅累及单个或数个肝细胞,散在于肝小叶内。
2.肝细胞坏死
(1)嗜酸性坏死:即由上述的嗜酸性变发展而来,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属细胞凋亡。
(2)溶解性坏死: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根据坏死的范围和分布,可分为:①点状坏死: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②碎片状坏死: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
③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
④大片坏死: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二)炎症细胞浸润
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散在性或灶状,浸润于肝小叶内或汇管区。
(三)肝细胞再生
坏死的肝细胞由周围的肝细胞通过直接或间接分裂再生而修复。但如坏死严重,原小叶内的网状支架塌陷,再生的肝细胞则呈团块状排列,称为结节状再生。
三、临床病理类型
(一)普通型病毒肝炎
1.急性(普通型)肝炎
本型肝炎最常见,主要为乙型病毒性肝炎。
2.慢性(普通型)肝炎
(1)轻度慢性肝炎: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肝小叶界板无破坏,小叶结构清楚。
(2)中度慢性肝炎:中度碎片状坏死,出现特征的桥接坏死。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3)重度慢性肝炎:重度的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的桥接坏死。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
(二)重型病毒性肝炎
本型肝炎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毒性肝炎,又分为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两种。
1.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坏死广泛而严重,肝细胞解离、溶解,出现弥漫性大片坏死,数日后网状支架塌陷,残留的肝细胞无明显再生现象。
2.亚急性重型肝炎
本型肝炎的病理特点为既有肝细胞的大片坏死,又有结节状肝细胞再生。
事业单位考试中,病毒性肝炎考察知识点固定,多集中在肝炎传播途径及临床分型上,考生在答题时只需要熟悉考试中的考察知识点就能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取得重大的突破。最后华图医时代祝愿各位考生能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披荆斩棘,获得面试资格。
?未来中国最赚钱的16个产业,医疗竟然占了两个!
?研究表明,女医生动手术的存活率更高?
?子宫肌瘤知识点学习(一)
?病毒性肝炎各病理类型特点总结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