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偏头痛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病,不管是读书的孩子,还是打工的白领,甚至中年朋友,多多少少都发生过。有些人可能痛一下就过去了,有些人确实长年反复被折磨,但看了不少医生,情况还是一如往常!
我门诊上经常遇到几十年的顽固性头痛病人,拿着一摞厚厚的处方单,都是这些年各种大夫开的药方跟检查单。药吃了不少,检查也做了一堆,但依然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总是头痛,只知道头痛像是顽疾,怎样都摆脱不掉。为此我想写这篇文章,结合近来门诊上多见的头痛病例,把引发常见的两种原因和治疗总结整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肝血不足,肝阳上亢型头痛
这类型头痛病人是非常多见的,病人平时思虑比较重,长期有熬夜习惯,年轻女性很多都是月经前几天开始发作,发作的时候往往伴随恶心呕吐,吐完后头痛即可得到缓解。
头痛部位大多在两侧,痛的时候觉得头及眼睛发胀,头两侧像有一根筋扯着一样,有时候会有明显的血管搏动感。
平时好生闷气,睡眠质量不佳,梦多,没睡好尤其容易诱发头痛,偶尔工作压力大情绪激动或者在外受风或晒太阳就诱发,痛的时候血压或有升高,平时耳鸣,眼睛干涩,腰膝酸软无力,男性往往伴随性功能下降,女性则月经爱提前,量少,有淤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等。
哪些人容易存在这种头痛?
中医讲"肝肾同源",意思是肝血亏往往导致肾虚,肾虚也会导致肝血亏,现代的人喜欢熬夜,这就是一个损耗肝血的过程;再一个性生活过于频繁,也会损耗肾精。
中年人因为年过半百,肝肾精血自然进入了亏损状态,女性因为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又工作压力大、熬夜等,自然比男性更容易肝血亏,所以女性患头痛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什么肝血不足、肝阳上亢会导致头痛?
头痛和肾虚的关系
中医讲"脑为髓海",意思是说人体的精髓都充盈在脑,这样脑袋上的神经血管才会得到养料滋养。如果髓海空虚,那脑部神经血管就像是没有水分的枯藤一样,自然萎缩痉挛,所以头痛的时候往往感觉有根筋扯着一样。
同理,当髓海空虚时,不光是脑部神经血管得不到养料,耳鸣目涩、牙齿松动、脱发、脑萎缩、健忘痴呆也随之出现,所以中医治疗老年痴呆、健忘脱发、头痛头晕都是通过补肾来治疗。
那为何脑髓空虚要补肾呢?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肾脏储藏的精血通过后背督脉直接和脑袋相通。所以当肾精充盈,脑髓就充盈;脑髓充盈,自然就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头脑清晰,所以说头痛和肾虚关系密切。
头痛和肝血亏虚有关
中医讲"肝藏血",人体的血都是储存在肝脏的。肝里面既有肝阴又有肝阳,正常情况下阴阳是平衡的。
但当肝阴(血)亏虚时,阴少了就无法制约阳气,肝阳就顺着肝经循行路线冲到脑袋上了,肝经经过乳房,在头两侧和胆经交通,止于头顶。所以当肝阳上冲时,就会感觉到乳房胀痛、头两侧胀痛、血管跳动,气冲到脑袋了颅内压就会增高,所以会恶心呕吐。
这时候我们要选用善于补肝血的药把肝阴补起来,使得阴阳平衡,这样气火就不会上冲脑窍,头痛也就治愈了,如果只是吃点止痛药,则无疑是扬汤止沸。
案例01陈先生,48岁,患偏头疼10多年,西医诊断为先天性血管狭窄。
近来明显加重,隔三五天发作一次,痛得厉害时候还会恶心呕吐,感觉头两侧血管胀痛,眼胀痛。
最近一年陪着母亲到处看病,心情也不好,经常胸闷、胃胀、打嗝、叹气、肋痛、耳鸣、眼睛干涩、腰膝酸软无力,手脚冰凉怕冷,头痛不敢吹风,受风后很快诱发,检查血压正常。
中医辨证:
患者病位一定是出在肝肾,为什么呢?
首先他头痛的部位是两侧及肋骨痛,这是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眼睛胀痛,这是肝经循行部位;耳鸣也是与胆经有关,胸闷胃胀打嗝叹气,这是胃肠道反应。为何胃肠道有反应呢?因为胃肠五行属土,肝胆五行属木,现在肝胆经络运行不利,木气克脾土,所以出现了胃肠道气不顺表现。
为何肝胆气不顺呢?原因有二,一则是因为其母亲生病,常年操作奔波,心情压抑,故而影响肝气之疏通;二则患者年近50,肝肾阴精亏损,肾五行是主水,肝五行主木,木头是要靠水养才能枝繁叶茂的,现在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自然肝气燥怒。
在哪里看出来他肾水不足?因为他腰酸膝软无力、耳鸣、眼睛干涩。所以这个患者本质是肝肾阴水亏损,阴不敛阳,遂至肝阳爆亢于上,故而头两侧及双目胀痛欲裂。受风寒诱发头痛乃头部经络感受风湿邪气,需要发散。
治疗:
以龟板、生熟地黄、枸杞子、白芍补肝肾阴水,使阴能敛阳不使其爆亢于上,乃治本之法;柴胡、香附、川芎疏肝理气,使人精神放松,气机通畅;川牛膝引肝血下行;蜈蚣、全蝎通络之痛。
随访:
患者服药2剂,反馈效果明显:头痛顿失,周身轻松舒适,胃肠不再胀气。
7剂吃完已然完全恢复正常,后以此方连续调理2月,10年痼疾终或根治。
2肝郁化火上冲脑窍兼肾虚型头痛
这类头痛病在年轻女性身上尤其多见。平日熬夜多,经常烦躁不安,心情不顺,月经爱提前且量少,头疼明显和月经周期有关,尤其是经前一周多发作,发作时伴血管胀痛跳动,恶心头晕等。
案例02王女士患经前偏头痛10多年,发作时伴眼睛胀痛,头两侧刺痛,甚至会痛到恶心呕吐。
每次月经来之前脸上冒痘,咽痛口苦,牙痛溃疡。老觉得脑袋上有一股热气,稍动一动,脸上就发红。脑窍非常烦热,经前乳房胀痛,月经每次都要提前三到五天,量少色鲜红,平时为一点小事就很容易懊恼发火,月经期烦躁尤其明显。
中医辨证:
月经量少说明肝血亏,血不养肝则肝气容易郁结,故而心情总是不畅,肝郁日久化火;又赶上经前一周身体阳气发动,火上浇油,故每逢经期烦躁异常,气火循着肝经上冲头面,故而头痛爆作、面生痤疮,总觉得脑袋有一股热气。治疗要养肝血,引肝火下行。
治疗:
以枸杞子、生地黄、白芍、当归、龟板养肝血;牡丹皮、生栀子、菊花、钩藤清肝火;川牛膝引肝火下行。
随访:
患者服药一周,恰逢月经来潮,本月便没有发作头痛,之前来月经前所有不适症状均消失。
又连续治疗3个疗程,下次月经来潮前也未再发作,遂停药。之后听患者反馈,停药后半年都没有再发作过头疼,临床治愈。
结束语
以上两种为临床上引起头疼最多见原因,但头痛原因复杂,有部分患者是因为颈椎病诱发,有的因为受风受凉诱发,有的因为生气诱发,还有的因为睡眠不好,熬夜劳累诱发,所以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体质开具处方,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头痛方可获得根治。
医生
王茂强
中医内科/骨伤科/妇科
简介
硕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铁杆中医,始终坚持以疗效取信于患者,能灵活处理内科,妇科,骨科各种疾病。崇尚针药并举,重剂起沉疴,尤其擅长运用虫类药,反对中医是慢郎中,临床看病以起效快著称,颇受患者信赖。擅长
内科:顽固性头痛、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口腔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肠溃疡、失眠、眩晕、习惯性便秘、急慢性腹泻、腹胀、腹痛、急慢性尿路感染、尿频及夜尿多、咳嗽、哮喘、低血压、自汗盗汗等。
骨伤科:肩周炎、脚扭伤、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痛、足跟痛、背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膝盖痛、网球肘、手麻脚麻、痛风、身体酸沉疲劳等。
妇科:痛经、带下异常、习惯性流产、月经量少、闭经、阴道干涩、月经淋漓不尽等
出诊时间
每周,除周二
医生出诊地点为深圳
如有需要可进群咨询了解
如您不便在该区域就诊
可加堂主直接咨询
还可以领取惊喜券哦~
注:文章配图来自rf.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