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医院成功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技术,为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患者,女,因“恶心、腹胀半月,皮肤发现黄染6天”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诊肝衰竭、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入院时,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总胆红素.3umol/L,肝酶、凝血酶原时间等多项指标都异常升高,肝脏代谢和屏障功能严重受损,为缓解患者症状,经内二科会诊后,认为患者有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指征,决定给患者做“人工肝”。
内二科联合ICU、检验科等科室,医院专家指导下成功为患者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患者总胆红素下降至.6umol/l,清除率达到了40%,疗效显著。
该项技术医院成功将“人工肝”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在肝病危重症救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人工肝”是借助一个体外的机械(CRRT),清除因肝衰竭产生或增加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需肝脏合成或代谢的蛋白质等必须物质,改善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内环境,暂时辅助或替代肝脏相应的主要功能,直至自体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技术,一方面通过中性大孔树脂吸附中大分子毒素(如炎性介质),另一方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特异性的吸附胆红素、胆汁酸,两种吸附剂的组合应用双管齐下,迅速改善黄疸症状的同时清除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同时联合血浆置换,进一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代谢毒素及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而且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使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两种人工肝的联合续贯治疗在节省费用的同时,大大减少血浆用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科普:什么是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症状。一旦发生肝衰竭,治疗极其困难,病死率极高。肝脏因其在机体生理代谢中重要地位,其功能障碍及衰竭的临床救治远比肾功能衰竭等更为复杂,更加困难。目前尚缺乏有效内科治疗的药物和手段。积极应用人工肝治疗,是现在国内外救治该类危重病症有效措施。图文\欧阳莹蒋静 审校\赵玉梅
自强不息厚德精医
扫一扫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