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乎的是,如何抓住寒冬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艳艳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几粒润喉糖从蔡磊嘴里吐了出来,助理捧着纸巾凑近,接住。访谈开始前,一个带吸管的水杯放在蔡磊身边的桌子上,随时待命。
身形瘦削的蔡磊端坐在椅子上,双手被助理摆放在身前,但手指仍然不受控地展开,两只胳膊因为使不上劲儿,抬不起来。
相比年前,蔡磊的嗓音更加嘶哑、低沉。他的喉头肌正在加速萎缩,说话也越发吃力。“声音稍微大一点、长一点,就说不出来话。”蔡磊对《中国企业家》形容。
平躺时,由于要对抗重力,他难以发声。此外,他明显感到腿部受累。这意味着,他走路时,随时可能摔倒。
去年,蔡磊的右手、右胳膊还能自主活动,“我那时候还能拿着笔,拿着手机精准处理信息。”蔡磊说。
但仅仅几个月,吃饭、喝水、按电梯,甚至抬脖子,这些曾经轻而易举的动作,都需要别人协助。没错,随着病情持续发展,蔡磊的双手、双臂已基本丧失了功能。
渐冻症,世界五大绝症之首,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病情持续不可逆,治愈率为零,病人预期寿命只有2到5年。
在渐冻症被人类发现的近年来,全球有多万人因此死亡,而科学、医学层面一直没有重大突破,特效药只能延长生命期两至三个月。
公众视野中,蔡磊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渐冻症抗争者”。
年10月,蔡磊确诊渐冻症。但他并不希望自己被当做一个病人,“我希望我依然是一个延续着过去强大执行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蔡磊说,“这是我每天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信念。”
过去三年来,为了推进攻克渐冻症事业,从京东集团副总裁岗位病休的蔡磊,搭建大数据平台、推进药物研发,奔走于医生、科学家、投资人、药企和病友之间,成立了公益基金和攻克渐冻症慈善信托。他和团队专门做了总结梳理,做了十几件“别人从未做过或做得不够”的事情。
年,蔡磊和妻子开始直播带货,将利润所得全部投入攻克渐冻症的事业;下半年,他发起千余位渐冻症患者志愿逝后捐献遗体和脑脊髓组织助力科研,声称要“打光最后一颗子弹”;他还变卖了名下部分房产和汽车,并宣布继续捐助至少万元。
缓慢而不可逆的,一步步走向没有尊严的死亡——那个蔡磊向外界描述过无数次的疾病,那个他要抗争到底的巨兽,似乎正在加速将他吞噬。
“很多人说这个病太可怕了,发展太快了,其实没有什么,完全在我意料之中。而且中国近10万名患者,他们很多人比我难多了。”蔡磊说。面对“还有2~5年”的“死亡通知书”,面对无药可治的现实,蔡磊没有选择平静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而是开启了最后一次创业。
“有人问我还能活多久,我也没法回答。”蔡磊对《中国企业家》说,“我什么时候死,早就不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