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长期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及高营养指标配合饲料的使用,导致黄颡鱼肝病(肝胆病)的暴发,肝脏,是所有动物至关重要的组织器官。在水产上,鱼虾蟹得了任何疾病,都会造成肝脏的病变。甚至在治愈疾病后,肝脏迟迟不能恢复正常,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很多水产动物,肝胆综合症造成了极多的损失。
肝病(肝胆病)是营养病、环境病,在高温酷暑时节,鱼类摄食量增加,水质变化异常,因此,夏秋季节是病害暴发频繁的季节,黄颡鱼肝病(肝胆病)也常在该时段发生。
肝胆综合症为什么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我们该如何防治肝胆疾病呢?
肝脏功能
一、代谢功能: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糖等代谢,主要甚至全部在肝脏内进行。饲料的消化吸收,和肝脏密不可分。
二、胆汁生成和排泄:分泌胆汁,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正因为胆汁时由肝脏分泌的,因此,我们正常说起来时,肝、胆是不分家的。说到肝脏,不能不提胆囊;说到胆囊,更不能避开肝脏。
三、解毒作用:清除体内的有害废物,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均在肝脏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脏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作用,清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病原。肝脏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器官。
五、凝血功能:制造凝血因子,促进伤口凝血愈合。
六、其它:肝脏参与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
总结起来,肝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协助消化吸收、解毒、免疫。
每个品种正常肝脏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不一样的,鱼虾蟹存在巨大的颜色和大小区别,即使都是鱼,肝脏也存在很大差别。同样都是肝脏产生病变,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从最简单的外观来说,肝脏病变后大小就有区别,有的肝脏是肿大的,有的是萎缩的(相对正常的肝脏)。
至于肝脏的颜色变化,也有变白、变黄、变绿、变黑等的不同症状。
肝脏产生病变的症状,归根结底都是机体出现了问题,从而体现在肝脏上。也就是说,肝脏体现的症状不是“病因”,而是“病果”,这个在实践中防治肝胆疾病一定要知道。
病因一:饵料(病从口入)。
从肝脏的功能可以看出,肝脏是消化、吸收、解毒的重要器官。在人工大密度养殖条件下,肝脏尤其容易出现问题,其中饵料产生的原因尤其多,具体如下:
1、变质饵料
2、饵料营养过低或者过高
3、过度投喂
4、吃了有害藻类
尤其是过度投喂,在追求高产、高长速、高效益的今天,是加重鱼虾肝脏负担乃至产生病变的首要原因。
病因二:疾病(或中毒)。
鱼虾只要得了任何疾病,肝胆都会出现病变。各种疾病(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中毒(水质、药物)、体质虚弱等等,都会造成肝脏产生病变。
有些鱼出现土黄色和白色肝脏的,大多是因为投喂过多和细菌性病害。在疾病诊断中,不能光盯着肝脏症状,要综合各个因素找到病因。并针对病因解决问题后,鱼虾恢复健康体质,肝脏也自然恢复为正常状态。反之,如果不解决病因,只针对肝脏处理用药是见不了效果的。
病因三:原发性肝胆综合症。
一般情况下,肝脏出现问题都是由疾病引起,伴随着其它很多的症状。实践中也有原发性的肝胆综合症,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所谓原发性肝胆综合症,就是除了肝胆出现异常外,其它部位都看不出问题。
肝脏为什么会肿大或萎缩两种情况,很多人混为一谈,一样用药,其实是错误的作法。根据肝脏的功能和中医上的阴阳理论,来分析下:当肝脏负荷过大时,出于机体的本能免疫反应,肝脏会细胞增生以强化功能,外观就变大;当身体不需要肝脏的功能,肝脏长时间不发挥作用的时候,肝脏就出现了萎缩。简单点就是肝脏负荷大时就变大;肝脏没什么用到时就变小了。
那么,肝脏什么时候会负荷过大?什么时候又会没什么用呢?前面讲过,肝脏的功能主要是协助消化吸收、解毒和免疫。最直接的就是吃得越多(营养越足)时,肝脏负荷越大。反过来,吃得越少(营养不足)时,肝脏就越没啥用处。请注意这里说的解毒,是指解除体内的毒素,不是我们经常说的用有机酸维C解除的体外之毒。
继续挖掘,同一条鱼虾,相对吃得多和少的两种情况,从时间上来说分别是夏季和冬季。吃得多时,往往代谢旺盛、活动激烈,但如果营养过多时,会造成脂肪肝和体内产生毒素。吃得少时,往往代谢缓慢、活动减少,如果营养不足时,会造成体质虚弱。备注:此问题讨论的都是同一条鱼的相对情况。
肝脏肿大和萎缩,这两种情况反应出来的鱼虾机体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更不可能一药治两病。从中医上来说,肝脏肿大意味着“上火”,肝脏萎缩意味着“体虚”。
实践中,最常见的治疗误区是肝胆有问题,一概都是用“三黄”来解决。一说到保肝利胆,90%的从业人员推荐的是黄芩、黄连、大黄(或黄柏)组成的三黄粉。不分情况的一概而论,让保肝变成了伤肝。
三黄粉不是不能保肝利胆,从中医上来说,三黄粉是泻肝火的良药。在水产动物出现肝脏肿大的时候(颜色可能是发黑发黄发红),用起来是有效的。如果鱼虾的肝脏是萎缩的时候,再用三黄粉,那么就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
为什么低温时期,内服清热药保肝是错误的呢?举个例子说明此事,我们把三黄粉比做“凉茶”,在夏天我们喝喝凉茶当然是正确的,到了冬天如果连续喝凉茶,不肾虚体虚也就奇怪了。三黄粉作为泻火的良药,在冬天持续内服下,虾体虚产生肝胰脏萎缩也就不奇怪了。反过来,在高温期高密度池塘,适当内服点清热药预防,是有好处的,但不管怎么样,在虾比较低等的动物上,三黄粉这种强力泻火药都不能使用过量。鱼上使用三黄粉,道理也是一样的,不过鱼比虾的耐受力强些,药不对症时副作用来得没那么明显。
在水产上,不仅仅是只有清热剂来保肝,还有温补性(温里)性的中草药。也不仅仅是只有中草药保肝,还有化学制剂如胆汁酸和多维类的保肝产品。中草药在水产上的应用,多是套用人和畜禽上的使用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因为水产动物比畜禽更为低等,鱼虾的组织器官相对不完善,消化吸收的原理也不相同,因此中草药经常在水产上不能体现效果。特别在保肝上如果搞错方向,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一定要仔细分析判断,中草药内服一样不可乱用。但如果使用对路时,中草药的见效其实非常明显和迅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