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可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蚕豆等;或艾灸肾俞、腰阳关、命门、阿是穴等均有好处。
久行伤筋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意思是说,筋附于骨节,营养来源于肝脏。由于筋的收缩舒张,全身的肌肉关节活动自如。《黄帝内经》认为筋与肝关系密切。其一,同气相求。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体关节的屈伸、肢体的运动,关键在于筋之弛张而形成的屈伸,类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与肝有关。其二,生理方面,筋膜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依赖肝之精气的濡润、温养。《素问·经脉别论》日:“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而肝血充足,筋膜得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因此有“肝主筋”“肝生筋”“肝藏筋膜之气也”之说。第三,病理方面,筋膜异常亦常责之于肝。对于久行引起的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按摩,否则酸痛感就会久留不消。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为主。可以酸痛点(阿是穴)为主要按摩穴位,辅以按摩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承山穴(小腿腓肠肌的两肌肉之间凹陷处)、委中穴(胭窝正中)、承筋穴(小腿部腨肠肌中央凹陷处)等处缓解不适。还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舒筋活血汤或补筋丸等。泡脚亦是消除下肢疲劳的好办法。可在38-43摄氏度的水中加入适量当归(补血),首乌藤(通络、祛风),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等中药包。浸泡双足20-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佳,可以养筋骨,缓解疲劳,减轻足跟疼痛。七伤是什么?七伤”是指由于某些行为或感情过度,而使人体受到了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诸病源候论》: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1.大饱伤脾:吃太饱会加重脾胃消化吸收的负担,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因此中医讲求饮食有节。2.大怒伤肝:由于愤怒太过,致使肝气上逆、肝火上炎,使肝阳上亢,甚者发生中风。3.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指勉强用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举重,或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方,会引起腰酸背痛。中医认为,腰为肾所在部位,腰酸背痛是伤肾的表现。4.形寒饮冷伤肺:肺主皮毛,如果身体被寒邪所伤,加上饮冷水,就会内外受寒,容易引起咳嗽。5.忧愁思虑伤心:忧愁思虑,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俗称“伤脑筋”。中医学有“心主神志”之说,神志,现代医学看来就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忧思过度,可引起易恐、忘事、发怒等,这些都是神志不宁的表现。6.风雨寒暑伤形:风与寒暑湿等,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形体。如感受风寒湿邪可引起关节疼痛,日久发生关节变形等。7.恐惧不节伤志:过度恐惧,会动摇人的意志,影响有所作为的决心,甚至精神恍惚、情绪忧郁。中医将这些总结为五劳七伤。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五劳七伤往后瞧最后,给大家介绍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针对五劳和七伤进行保健的动作。这个动作的核心要领有两个:一是转头,即“往后瞧”这个动作。眼睛使劲往后看,眼神向后转移,这就锻炼了颈部后面的大椎穴。大椎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人体几乎所有的阳经都经过大椎穴,比如,督脉、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等。七伤是外界天地自然对我们身体的伤害,这种伤害必先伤人体“阳”的层面。这个动作通过扭动大椎穴,就是靠提升阳气的作用来使身体内产生变化,对抗外界的伤害。二是旋转手臂。在这个动作里,手掌心先是向后的,随着“往后瞧”,手掌心充分外旋,直到掌心向外(这时小指有麻麻的感觉),然后再内旋回来。在旋转手臂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把腋宣开了。腋部走的是肝经,旋转手臂,使人体的阴经阳经都得到了锻炼。对于我们的手臂,阴经在前,阳经在后,手臂从里转到外,再从外转到里,其实是把阴经、阳经都打开了。五劳是内伤,阴经主内;七伤是外伤,阳经主外。所以,这个动作在旋转手臂、锻炼阴阳经脉的过程中,可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用艾灸可以可以可以很好的扶阳抑阴,传统隔特灸的代表者,世艾乐培元固灸。
世艾乐古法艾灸潜龙
世艾乐让世界因艾灸变的更健康快乐
欢迎艾灸爱好者,从业者,
互相交流灸法、灸术、灸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