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硬化会导致消化道大出血?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一旦形成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增高,会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像蚯蚓一样想盘再食管及胃壁上,进食坚硬食物时,很容易刺破曲张血管,导致大出血(图1)。一旦出血,来时凶猛,且由于内科用药治疗效果欠佳,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所以死亡率非常高。
介入科目前广泛开展的门腔静脉分流联合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可有效缓解门脉高压,降低出血风险,逐渐成为治疗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图2)。所谓门腔静脉分流术,即通过分流的原理,利用一系列介入器材,在肝实质内用支架建立一个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通道,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联合曲张静脉栓塞术,进一步减少曲张静脉血流量,达到止血目的。
什么样的肝硬化患者适合做介入分流手术呢?1.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大出血病人;2.顽固性腹水,介入手术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肾血流量和肾功能,恢复激素的平衡,减少腹水量;3.难治性肝性胸腔积液:TIPS仍被视为难治性肝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治疗方法;4.门静脉血栓(PVT):TIPS不仅可以开通门静脉血管、降低其压力及增加其流速,也可预防PVT复发;5.肝移植前的准备性治疗,介入手术不影响肝移植的血管解剖,且门脉压力降低减少了移植过程的出血,为肝移植提供充分的准备时间;6.其他,包括肝肾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等。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