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见感兴趣的事物,父母牺牲事业,陪伴左右;
当孩子找到了生命中的热爱,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搭建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那道桥。
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当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他们却从未吝啬,更没有被一夜爆红的浮华遮住眼睛,从此把孩子当作摇钱树。
有人说,父母才是孩子命运的主宰者。深以为然。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尊重孩子的梦想,做孩子追梦路上的助推器,永远心甘情愿地孩子托底。他们或许没有多少资源,也没有显赫的背景,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诉孩子:别怕,爸爸妈妈永远在你身后。正因有了这样的父母,孩子才能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拥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生。02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张文宇、张文宏兄弟。他们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浙江瑞安,当时爸爸是瑞安机械厂的工程师,妈妈则是一名小学老师。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父母并没有像寻常的家长一样,要求孩子尽早独立,减轻家里的负担。而是反复对两兄弟说:“一个人若不读书,是没有前途的。”“你们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回来接班,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不仅如此,工作忙碌的父母还经常抽出时间,陪着兄弟俩一起读书,为儿子们讲述历史知识和人文典故。正因有父母的教导和陪伴,张文宏兄弟的学生时代,一直是名列前茅。年,张文宇进入初中。为了方便儿子学英语,父母更是毫不犹豫地用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要知道,当时那个年代,即便是有钱的大户,也很少会对孩子的教育这么慷慨。有了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张文宏兄弟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走上了学术的道路。哥哥张文宇,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作了几年后,又毅然选择了去新加坡深造。他远渡重洋,进入了在新加坡排名第二的南洋理工大学,五年学制的课程,仅仅用三年就完成了。而弟弟张文宏自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后,便一直从本科念到博士,整整13年都与书籍和教室为伴。博士毕业后,仍没有停下深造的脚步。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到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都留下了他苦读的身影。后来,全国掀起了“下海经商”的浪潮。人们经常能听到“一夜暴富”的传奇,耳濡目染下,很多年轻人纷纷辍学,跟着父母南下创业。但张文宏兄弟的父母,却成了隔在孩子和外界纷扰之间的那堵墙。他们坚定地告诉兄弟俩:不要理会外界的声音,只有读书、学习才是一个人应该终身坚持的事业。就这样,哥哥张文宇拒绝了外企抛来的“橄榄枝”,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用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而弟弟张文宏则成了中国最优秀的传染科医生之一,并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守护着这个国家的人民。看到这里,终于明白:每一个创造奇迹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聚沙成塔、点石成金。归根结底,父母才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摆渡人。03很喜欢诗词才女武亦姝的妈妈说过的一句话:“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其实赵欣培也好,张文宏兄弟也罢,他们的父母所坚持的,不过是这三件事:1、支持孩子的梦想,为孩子的成长装上一对翅膀作家保罗·柯艾略说:“当我真心在追寻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对一个孩子而言,一旦找到了心中的梦想,他的内驱力、创造力都会被激发。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认可并支持孩子的梦想。运动员张伟丽的父母,便是如此。张伟丽从小就喜欢武术,6岁起就跟着村里的一个师傅习武。一开始,父母心疼她,不愿意支持她的梦想。但后来,父母发现女儿对武术的热情有增无减。于是,父母认真筛选后,为女儿选择了一家专业的武术学院,并鼓励女儿去更大的世界看看。而张伟丽也没有辜负父母的信任和支持,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了亚洲首位UFC女子世界冠军。被父母支持的孩子,终有一天会活成自己和父母的骄傲。2、教孩子付出行动,为梦想与现实搭建桥梁想要实现梦想,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高度的自律和日复一日的坚持。聪明的父母,会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让孩子的梦想之花在努力和坚持的浇灌下收获成功的果实。美国花滑冠军陈巍,从小练习滑冰。为了帮助儿子实现梦想,妈妈日复一日开车送他前往12个小时车程外的俱乐部,每次上课的时候,还会帮儿子做笔记。正因为有妈妈的以身作则和全身心的陪伴,陈巍再苦再累,也没有想过放弃。最终凭借着多年的付出和积累,赢得了胜利的果实。3、做孩子与欲望之间的一堵墙,给孩子无限可能性几年前,武亦姝孩因为《诗词大会》火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姑娘。节目组和投资商嗅到了商机,纷纷向她投来邀约。但武亦姝的父母却坚定地拒绝了。他们知道,那些一夜成名的机会背后,其实早已标注了孩子难以承受的价格。一时的热闹或许可以换来富足的生活,但总有一天,流量会消失,热闹会过去。当潮水退去,只有那些守住本心的孩子才能拥有一飞冲天的资格。而这,才是给孩子最有远见的爱。支持、引导和守护,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往往才是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有了这三样东西,便能点燃孩子梦想的星星之火,并最终在时光的发酵下,呈现出熊熊燎原之势。别忘了,要求孩子成为“别人家孩子”之前,父母自己先要成为“别人家的父母”。唯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人生保驾护航、引领方向。点个,与各位共勉,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父母。杨桃妈妈视频号开通啦!我会不定期和大家分享各种英语启蒙视频和我的有趣生活,欢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