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属于多种病理因素、多种脏器、多个环节互相作用的结果,综合起来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
▲
门静脉高压
一般而言,肝门静脉以及下腔静脉统称为门腔静脉,门腔静脉是肝脏联和其他部位血液的联结地,也是肝动脉以及静脉出入的必经之处,正常情况下,肝血流的输入道和流出道的血管床基本相等,也就是说输入血流和输出血液的容量平衡。
当发生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等原因,致使肝内血管床受到压迫、扭曲、狭窄,阻塞了血管,最终肝输出通道减少,肝流出量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进而导致大量的流入肝脏的血液淤积在门静脉中,造成门静脉高压以及毛细血管静脉曲张,时间拖久了之后,肠胃道、腹膜、肠系膜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外漏,形成腹水的症状。
低蛋白血症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蛋白质,它对于维持血容量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另外它还有着扩充血浆容量、抑制血细胞成分的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流量等作用。
而当发生肝硬化时,肝脏的分解合成功能受限,肝脏就不能将人体肠胃内摄入、消化的各类营养物质合成白蛋白,当白蛋白的合成量减少时,就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在门静脉高压的因素下,部分血浆从门静脉血管渗透到了腹腔,进而形成肝腹水。
内分泌失调
在发生肝硬化时,肝脏解毒免疫以及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肝脏对于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也大大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大量增高,致使人体排尿减少,进而引发水肿以及腹水
淋巴回流障碍
淋巴循环又被称为第三循环,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通常是指位于毛细血管、动脉、静脉以外的一种循环系统。正常人全身无处不存在着淋巴循环,特别是位于肝窦和肝细胞之间,具备着大量的淋巴液,当发生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受损,这时,肝脏不仅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还会导致淋巴管压力升高、淋巴回流障碍,管腔扩张、使淋巴液外溢,进而形成肝腹水。
▲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