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肝是最有效的。中医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春季始临,人的肝气开始旺盛,排内火、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那么,春季该如何养肝?
护肝要做好这两个动作
伸懒腰。
护肝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按太冲穴。
可以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敲打、按揉、拉伸肝经;顺着肝经按揉,如果有疼痛点,一定要通过敲打、按揉、艾灸到不痛为止。否则就会肝气不顺。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按摩或艾灸它20分钟能养肝护肝;艾灸之前最好按揉太冲穴3分钟,如果此处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
饮食护肝注意三个禁忌
春季养肝饮食忌酸。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是指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以防肝气过盛以克脾土。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风土记》里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市场中在售的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时蔬。
春季,人们要少吃酸味食物,以防肝气过旺;而甜味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要多吃一点。可参考的食物有:
韭菜: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春夏正宜养阳。李时珍亦云:“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所谓肝之菜,是说吃韭菜对肝的功能有益。由于韭菜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得大多。此外,胃虚有热,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皆不宜食用。
大枣:国外把大枣称为“天然维生素丸”,其维生素、磷的含量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钙比一般果品多2-12倍。它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的食品。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粳米: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滋养的功效,最宜消化不良的人调理。粳米若经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进食欲,并可消食导滞,收敛止泻。因此,春天可以多食锅巴。
山药:尤宜春季食用,一则能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二则能补肾益精,使人体元阳之气充沛,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免疫力,不易在春天发病;三则山药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C,此外,还含有皂甙、胆碱、碘、精氨酸等成分。
新鲜蔬菜:春季常见人们发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现象,这些都是与新鲜蔬菜吃得少所造成营养失调有关。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
春季养肝饮食忌辣。
要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春季养肝不宜多吃肝。
春季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民间有“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养生观点。养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多吃动物肝脏类的食物。
事实上,古人认为,春天要少吃甚至不吃动物肝脏。中医认为,春天肝气生发,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引发各种不适,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失眠、易怒等,此时若食用动物肝脏过多,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给健康帮倒忙。
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春天是肝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动物肝脏里的蛋白质、胆固醇和矿物质等含量也相对较高,所以肝胆不好以及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春天要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
本文综合:凤凰健康、羊城晚报、东方卫报、澎湃新闻、钱江晚报、半岛都市报等网络综合
往期热门推送?鲮鱼鲜、腊味香~这个冬天别错过中国烹饪大师顺德名厨关师傅的这几道菜!
?顶级私厨“基哥”御冬美食!豉油皇大肠头、胡萝卜焖鹅…冬夜也能暖粒粒!
?北园酒家廖师傅,在经典粤菜上玩出新花样!
?南沙最值得推介的八间餐厅,此文一定要收藏!
?众街坊去『沙园市场』买嘢竟然因为......(着数第一击)
?揾食沙园西华市场,最值得帮衬档口大起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