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非处方药就像糖果一样流行。你在药房的过道里行走,就像逛超市一样,周围是一大堆琳琅满目的非处方药,你真不知道该怎样选择。然而,你该担心的不是挑选哪一种,而是虽然你不用处方就能买到它们,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你的身体都是良性的。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最麻烦的是,迄今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的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
常见伤肝的中药有哪些?
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传统中药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但由于组分复杂,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肝损伤。所以说,平时我们老百姓所说的“中药是最安全的”是不对的。临床上,我的临床诊断的药物性肝损伤见过的中药有何首乌(生首乌泡水治白发)、黄药子(治疗甲亢)、土茯苓(治疗湿疹)等。此外,川楝子、天花粉、千里光、雷公藤、白屈菜等也常见报道。可见,中草药并非绝对安全。
前面提及了中草药,其实临床上导致肝损害的药物是很多的,发病也和很多因素相关: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剂量、疗程、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此外,有报道饮酒及抽烟会增加某些药物的肝损伤风险。
常见伤肝的药物?
那么究竟什么药物容易伤肝呢?临床上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化疗药等是比较常见的药物;常见的还有降脂药、抗真菌药、保健品等。尤其要强调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增强,加之保健品市场缺少监管,保健品导致肝损伤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发展,值得。当前,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需要用药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无疑会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治病的药物可能逐渐在向致病(肝损伤)发展,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杀手”,防不胜防。
药物性损伤有什么表现?
药物造成的肝损伤通常出现在用药数日或数周后,有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尿黄、眼黄、发热、皮疹、肝区疼痛等症,体检可见肝硬化、肝肿大或肝萎缩,甚至发生急性肝炎或肝脏肿瘤。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是因为化验肝功能异常而就诊的。
下面我们给大家罗列了五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值得大家提高警惕。
1.能缓解多种症状的药物
感冒、咳嗽和感冒组合药物很容易买到,对于懒惰的人来说,这太好了,他们喜欢一片药解决所有问题。但不幸的是,任何含有多种成分的药物,都会给你带来过量或相互作用的风险。分解症状并逐一针对它们治疗会更安全。
另外,还有人喜欢准备多种非处方药一起服用,这也很危险。比如,大多数能缓解多种症状的药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治疗发烧、喉咙痛等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如果你加入泰诺(也是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超过该类药物的每日服用上限,这可能导致肝脏损害甚至死亡。
2.非甾体抗炎药
不少人喜欢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像布洛芬或萘普生这样的止痛药。确实,当头痛、背痛或腰痛时,这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让你舒服一些。但长期服用高剂量止痛药,不仅会出现胃肠道问题(恶心、便秘),还可能有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溃疡甚至肾衰竭。当然,疼痛的时候你也没必要硬扛着,只要严格按标签服用即可。然而,如果服用超过10天,最好看医生。
3.抗酸剂
大吃一顿以后,嚼一些胃达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许多抗酸剂使用者喜欢长期服用药物,时长超过了标签上推荐的时间。比如,有人每天服用抗酸剂来治疗胃酸反流,长达数月,但如果你没有得到医生的诊断,药物可能会掩盖更严重的情况。
4.抗组胺剂
现在我们用的日常过敏药物通常都很安全,但Benadryl(苯海拉明)等老派抗组胺药有一些强烈的副作用(如嗜睡、头晕),不要在白天或开车时使用。苯海拉明也会增强其他药物(如肌肉松弛剂、睡眠助剂或焦虑药物)的效果,因此在服药之前最好问问医生。
5.伪麻黄碱
这种药物通常用来快速缓解阻塞的鼻腔,但它会带来诸如心率加快、紧张和失眠等副作用。伪麻黄碱也可以与一些血压药物和其他兴奋剂,如咖啡因相互作用。所以,即使它是非处方药,如果你怀孕、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服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
你还知道哪些伤身体的药?
赶紧留言分享
·END·
编辑: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ctv9美好生活”新媒体平台
来源:壹号专家健康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中科医院专家微信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