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逐渐成为现代人交际的一种方式,觥筹交错不亦乐乎,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酒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无酒不成席,一醉方休,已成为一条不成文的待客之道。但如饮而无度,或长期嗜酒,将造成肝损伤。
临床上较常见的肝损伤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3种形式可单独存在也可混合存在,都与喝酒脱不了关系。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则需要警惕肝损伤,不能再喝酒了!
1、酒量突然变差
如果你之前酒量很大,千杯不醉,但现在突然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那这就需要注意了!
这种征兆提醒你的肝脏功能已经下降,肝已经受损了,导致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2、酒精依附
你是不是总想喝酒,并且越喝越多?这说明你关于酒精的依附水平已经升级,这时候就要留意了。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尽管没错,但即便是小酌也要控制,不要养成爱饮酒的习惯。
3、牙齿敏感、松动
你有没有出现牙齿变黄或更加敏感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酒精腐蚀造成的。
像白葡萄酒和啤酒等都腐蚀牙釉质,牙釉质损坏的主要标记是牙齿变黄和更加敏感。
4、起夜
如果酒后起夜次数增多,那么,也许你已饮酒过量了。身材内有一种抗利尿激素,在夜间这类激素增多,这是我们夜间不需起夜的缘由。而饮酒后,酒精就会克制这类激素的排泄,相应的排泄的尿液也就增多,到此夜晚起夜次数增加。
5、肠胃不适
胃疼或腹泻也许是饮酒过量的一个迹象,有胃肠病专家表示肠胃不适也许是不能够很好的接收喝下去的一切过剩的液体,同时也预示着肝脏功能存在必定的伤害。
喝酒者如何保护肝脏?
酒前,一杯酸奶苏子油
酸奶中的蛋白质可以给胃部形成一个保护膜,减少直接刺激胃壁,也减缓酒精吸收速度。
苏子油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可以在人体内代谢成DHA和EPA,DHA不用说了,脑黄金,给大脑补充营养,滋养大脑的健康!EPA被称为“清道夫”,可降低血脂、维护心脑血管健康,还具有保肝排毒,预防脂肪肝形成的功能,酒前来上一杯,给身体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
酒桌上,吃点红绿搭配、贝类、蛋白质食物
喝酒不吃食物是大忌,而喝酒吃什么也有讲究。可吃点红绿搭配的食物,比如含有大量的果糖西红柿、小番茄,可以对乙醇,进行有效的分解,加快代谢;黄瓜、芹菜,可以有效的缓解喝酒之后,脸发红、发热,血压升高的情况,在酒桌上,可以多吃一些这样的红绿搭配的蔬菜,来达到解酒的目的。
以蚬贝为例,它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与鸡蛋相提并论,而且,由于含有均衡的必需氨基酸,不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能够促使肝脏恢复功能。贝类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牛磺酸和糖原;维生素B12和糖原对于促进肝脏的功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氨基酸中的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后,可以活化肝脏的解毒作用。
蛋白质和脂肪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最长,所以最适合作为下酒菜。为避免摄入过多高蛋白质食物导致发胖,最好选择鱼贝、瘦肉、鸡肉、豆制品、蛋、奶酪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牛奶和奶酪等乳制品、鸡蛋、豆腐、扇贝,以及用这些食物制成的汤,对肝脏功能有益,且不会对胃造成负担。
酒后,泡杯护肝茶水(婆婆丁菊苣茶)
喝酒伤肝,尤其是酒精肝的形成,可以用婆婆丁苦菊茶泡水喝,可很好的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
婆婆丁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别是婆婆丁根,它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喝酒后来上一杯保肝护肝!
苦苣根为药食两用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通过降低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以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发挥综合调节尿酸及腹部脂肪堆积的作用。可加速磷脂合成胆碱存在,进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保肝护肝效果显著。
婆婆丁降低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起到保肝效果,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菊苣可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并加速损伤的肝细胞恢复活力,两者一起泡杯茶喝,保肝护肝效果绝佳!
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肝癌、肝萎缩等,如有基础肝病的话还可诱发肝性脑病等。
所以在此奉劝广大嗜酒的朋友应尽快戒酒;对有基础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的人来说更要绝对禁酒,因为饮酒往往是使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