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儿童经常能喝到一种字母形的花片汤(AlphabetSoup),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路中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字母组合。在我们肝脏外科领域,也有一份“字母汤”:PVE(portalveinembolization,门静脉栓塞)、ALPPS(associatingliverpartitionandportalveinligationforstagedhepatectomy,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两步肝切除术)、TAE-PVE(transarterialembolization-portalveinembolization,经肝动脉栓塞联合门静脉栓塞)、LVD(livervenousdeprivation,肝静脉阻断)和RL(radiationlobectomy,放射性肝叶切除)。
PVE:经过30年的医疗实践,PVE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证实(原文Figure2)。PVE操作成功率超过95%,平均残肝增长率为37.9-49.4%,肝切除成功率75.9-96.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2-3.1%,死亡率低于0.1%(原文Table1)。PVE常为人诟病的是等待残肝增长过程中的肿瘤进展,因此近年出现了不少新的治疗策略,以期加速残肝增生速度,同时控制肿瘤进展。
Figure2PVE术后左外叶增生显著
Table1近年来关于PVE的Meta分析
ALPPS:该技术于年首先被描述。与PVE类似,ALPPS亦是通过剥夺荷瘤肝脏的门脉血供来获得荷瘤肝脏萎缩、促进残肝增长,并且肝脏离断进一步消除了左右肝交通支的血供,以期获得更快的残肝增生。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ALPPS在7天内残肝增长率高达68-80%(原文Table2)。但是,ALPPS创伤较大,并发症率(>40%)及90天死亡率(8-9%)仍然较高。
Table2近年来关于ALPPS的Meta分析
TAE-PVE:该技术是在PVE的基础上增加TAE。主要理由有两个:1、缺血可促进残肝增生,TAE可通过减少肝内动脉门静脉交通支、消除肝动脉缓冲效应。2、TAE可抑制肿瘤进展。理论上该技术最主要的风险是肝坏死,因此为避免出现肝坏死,通常TAE与PVE要间隔几天到几周不等。许多研究对该技术进行了探索,TAE大多在在PVE之后施行,TAE-PVE后残肝增长率高于PVE,虽然这仍然存在争议。另外,该技术在控制肿瘤进展方面效果较好,许多学者认为对于无法施行手术切除的患者,TAE-PVE本身就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LVD:LVD是TAE-PVE的改良,在PVE的基础上栓堵肝静脉,对肝脏造成的缺血介于PVE和TAE-PVE之间(原文Figure5)。通过阻断肝静脉,可以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消减肝动脉缓冲效应。LVD通常栓塞右肝静脉,若联合中肝静脉栓塞,则称为扩大肝静脉阻断(eLVD)。eLVD术后可出现一过性肝酶升高,却没有出现肝坏死相关并发症,其可获得类似ALPPS的肝脏增生体积,但增长的肝功能优于ALPPS。
Figure5A、B右肝静脉栓塞前;C右肝静脉栓塞后
RL:RL与经肝动脉放疗栓塞很像,都是经由肝动脉,将放射性钇90注入荷瘤肝脏。但是RL选择的不是段或者亚段的动脉,而是更靠近近端的肝叶动脉,并且总体放射剂量更高。这样,可以使得肿瘤得以控制,并且肿瘤侧的正常肝实质受损萎缩,而非肿瘤侧的肝脏得以代偿增生。与PVE相比,RL没有经肝穿刺通道。并且门脉癌栓也不构成操作禁忌,一些研究发现门脉癌栓起到了“天然PVE”的效果,RL治疗后残肝增生程度更加显著。RL自年被首次提出,诸多研究对于其治疗剂量、载体类型、治疗次数、肝病类型、肝脏功能及疗效进行了探索(原文Table3),目前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研究发现RL残肝增长率及增长速度均不及PVE,目前RL术后行肝切除术的研究较少,尚待更多的研究。
Table3近年关于AL的研究
总结:
对于肝脏术前促进残肝再生,PVE已被证实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虽然并不总是有效。另外,PVE术后等待残肝增生过程中的肿瘤进展也是越来越收到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