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关键是早期诊断、明确病情、标本兼治、综合处理。首先是明确原因,针对病因治疗。其次弄清楚疾病处于什么阶段,病情轻重程度,这对于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案很重要。
一般来说,依据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学检测、B超等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病理检查,基本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及发展阶段的(肝硬化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而且通过长期的定期随访,也可早期发现肝癌,以尽早治疗。
对于我国常见的乙肝肝硬化的早期,若有抗病毒指征,在进行病因治疗——抗病症的同时,应当结合运用中医药的抗肝纤维化及适当的肝保抗炎治疗;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即通常所说的中晚期肝硬化,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的基础上,要注意防治并发症,保肝抗炎、抗肝纤维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适合的中医药(包括中成药)治疗以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以及全身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除积极治疗外,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定期、长期进行随访也是必需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无论有无临床症状都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年龄在45岁以上,有肝癌家庭史的病人更应重视。
如果肝功能持续正常,可每隔半年到1年检查1次,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和B超、甲胎蛋白等。如果肝功能不正常,在治疗的同时应至少每月检查1次肝功能,3个月检查1次B超和甲胎球蛋白。
B超检查中发现的肝硬化小结节要注意和肝癌鉴别,必要时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显著提高时要警惕肝癌的可能。
温馨提示“肝友汇”APP正在举行公益推广大使活动,详情请咨询客服
更多人在看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如果干扰素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2为什么乙肝患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很常见?3真的不是借口?4个奇怪原因也让人发胖4黄疸转氨酶U/L却排除乙肝这要如何治疗?5服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多长时间可以预测远期疗效?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