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为“痿病”,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肌肉性疾病,曾被称之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症状表现为: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上楼困难,眼睑下垂,四肢无力,鼓肋漏风、闭嘴不严、肌肉无力、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咀嚼困难、咳痰不出、呼吸困难引起肺内感染败血症、肌无力危象以至危及生命。
眼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联结点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横纹肌疲劳,出现上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则视物双影或视物不清、眼珠偏斜、活动受限,均有晨轻暮重的显著特点,
眼型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其病因是由于脾虚气弱,清气下陷不能上升,筋脉失濡养,而致眼肌无力不能抬举;或脾虚不运,聚湿生痰、痰浊壅滞胞睑、气血不能畅达经络所致;或脾虚生化无源,气弱血虚、肤腠空疏、肌肉滋养无本,以致眼皮弛缓无力。因此本病治则应以健脾益气、补肝益肾为主。
重症肌无力病人一般肌肉容积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削减,即肌肉萎缩不明显,常见肌肉松弛软弱。眼肌型最为常见和多发,眼肌无力伴有四肢无力者也不少见,老年病人易伴有咀嚼无力及吞咽障碍、语言含混、发音不清。
由于乙酰胆碱功能不足,就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新斯的明,也就是俗称的“小明”。),它的作用就是减少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以提高乙酰胆碱的浓度,使肌肉运动力量得到加强。
有一些病人用新斯的明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不能发挥激动肌肉的作用。我给病人常常这样解释,乙酰胆碱就象钥匙,乙酰胆碱受体就象锁头的钥匙孔,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就象堵在钥匙孔里的脏东西。锁头的钥匙孔被塞死了,有再多的钥匙也打不开锁头。所以,有些病人用斯的明效果不佳,或出现耐药性,慢性的药物作用下降,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西医就使用激素或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来减少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的结合,希望将被塞死的钥匙孔能够打开一些,这样做确实能改善病情。但这一类药物的副作用太大,很难长期使用。所以,当病情改善后,就需要减量使用,但在减量过程中,常常有些病人出现病情反复,又要重新增加药量。这个过程一长,难免要出现副作用。
由于中医认识疾病的角度与西医不同,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中医的独特理解,因此,也形成了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中医根据该病不同表现,可有不同病名。如眼睑下垂则属睑废或胞垂,看物重影则属视歧,发音含糊则属语謇,抬头无力则属头倾,四肢无力则属痿病,等等。
王医生以临床症状为先导,按照中医理论逐一对应分析,结合前人用药经验,经过十几年摸索实践,形成了以上的临床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案,具体方药就不介绍了,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还要说的是,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迅速治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个病在中医、西医都是难治病,难治病就不会短期治愈。发病年龄越小,看中医越早,疗程就会越短,越容易治愈。
要遵从医嘱,不能随意停服中药,尤其是服新斯的明和激素的病人,一定要按照医嘱减量。对于服西药的病人,我们王医生自己摸索出的减量程序。
平时应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注意预防感冒、腹泻、劳累等,这些状况容易使症状加重,甚至引起复发。女病人月经期,也会引起症状加重。
王女士,女,33岁。山东人,患者于4年前发病,出现眼睑下垂,晨轻暮重,未见全身乏力及吞咽难等。当时在北京就诊,做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而进一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经胸腺切除、激素及溴吡斯的明片治疗,病情好转,但仍需服用激素及溴吡斯的明片,一天服用五片,但下午眼睑仍有下垂。来院就诊时,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症见:左眼裂变窄,眼像上有复视感,右眼运欠灵活,语音清晰,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治疗一个月后,左眼较前更灵活了,下垂明显上去,西药减量成三片,病情控制的很好,经系统治疗三个月后,已恢复正常。巩固一个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八角固力汤:
目前治疗方面八角固力汤对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痿证有不错的效果。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黄芪、党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
中医讲辩证施治,以上药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擅自抓药出现任何异常,后果自负!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
擅治病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八角固力汤是王医师根据近20年的治疗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中医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咨询治疗请加我在这里由衷祝愿各位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疫情期间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要扎堆,室内勤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