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受
一吃完饭,就反酸烧心
每天都在反复
要么“而这不吃”要么“吃了恶心”的终极选择
甚至有时连着咽喉一路“烧”到胃
医生说这是典型的胃食管反流
那为什么会造成反流呢?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本病的高发人群有:中老年、体重超标的人、长期吸烟的人、长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的人。
食管和胃连接处有一道“单项闸门”——食管下括约肌。也就是“贲门”。这个“闸门”开放时,允许食物从食管进入胃;关闭时,可以防止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一旦各种因素使“闸门”关闭不严,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就会逆向流入食管,因为这些内容物夹杂着胃酸,就可导致食管黏膜出现炎症、糜烂,发展成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有胸骨后灼烧感(烧心)、反酸。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夜间反流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更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溃疡、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著名脾胃病专家邱根全教授曾讲到: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涉及脾、肝、肺多个部位。
一般来说,病程短暂的应用健脾和胃、降逆止酸、疏肝理气,病程迁延的应用降逆消痞、抑制胃酸逆流,过多,通脉散结而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原则是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论治,配合治疗加上改善生活方式,体现出特有的互补性和协同性。经过观察,对于防止复发,效果肯定。
邱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医案邵某,男,40岁,因工作原因,经常吃饭不规律,胃烧反酸多年,近几日越来越严重,并且食管有明显的烧灼疼痛感,一吃饭就反酸,去医院给开的奥美拉挫,但一停药就又开始烧心疼痛。经人介绍找到邱根全教授治疗,
初诊,面黄,消瘦,口苦、反酸,早起口干,食欲不大,大便干,小便偏黄,平常喝水少,舌淡苔黄腻厚,脉弦细。
邱教授诊断为:肝胃不和,处方:龙胆草、枳实、厚朴、苍术、浙贝、海螵蛸、乌梅、白术、栀子等,7付,水煎服,一周后感觉口不苦了,反酸也比以前少了许多。继续坚持治疗,坚持5次复诊后,症状全无。
吕某,女,68岁,反酸严重,尤其是夜间,不能平躺,一躺下就不停反酸,只能半躺休息,疼痛难忍,多次西医治疗,疗效不大,整个人因为这个反酸问题得不到很好地休息,而精神萎靡,大便干结,甚至1周一次大便,痛苦不堪。后找到邱根全教授。
初诊:正气虚弱,脾胃运化无力,因胃酸腐蚀,导致贲门关闭不严,才会出现平躺反酸严重的问题。处方:黄芪、白术、茯苓、甘草、海螵蛸、浙贝、乌梅、白及、砂仁、桃仁等,7付,水煎服,坚持治疗了3个月后,情况基本稳定,可以平躺休息,睡眠也变好了,很少会有反酸的感觉,大便正常,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邱根全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名中医。著名的脾胃病、肿瘤专家。曾任西安医院中医科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
1、脾胃病: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结肠炎、阑尾炎等;
2、肿瘤:食道癌、胃癌、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妇科肿瘤、胶质细胞瘤等;
3、冠心病、窦缓、中风、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等;
4、疑难杂症: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炎;糖尿病;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不育;前列腺炎、肾炎、阳痿、早泄;风湿、痛风、偏头痛、牙疼;眩晕、失眠、焦虑抑郁症;支气管炎、哮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痤疮、黄褐斑、荨麻疹等。
坐诊时间:星期六上午8:00—12:00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