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精术
康泽众生
明
岐
中
医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许多人有或轻或重的脾胃不适症状。中医对于脾胃病有独到的见解及防治方法,这次,医院脾胃病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孙吉华主任将为大家简单讲讲中医脾胃调养的方法。
本期专家孙吉华主任医师
医院
中医科
中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因为它是水谷之海,气血之源
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营养加工厂和运输的脏腑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相互为表里,脾胃脏,胃为腑;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相互分工合作,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维持着人体的饮食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很多人都有脾虚的症状1、夜里睡觉老流口水;
(这是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
2、舌头两边有齿痕;
(脾主运化,水液不能正常的运行,时间长了就会湿气泛滥,湿气沿消化道上行堵塞舌头,导致舌苔粘腻变厚,脾气不足,无力营养,引起舌体胖大而出现齿痕)
3、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
(消化功能不好一般都是先调理脾胃,脾胃好了,消化功能也就恢复了)
4、手脚冰凉;
(脾胃虚弱的人由于体温不够,胃部蠕动不足,消化功能低下,食生冷、寒凉食物者都会导致手脚冰凉)
5、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
(脾气虚弱会使病人不能摄血,血不循环,久而久之会有慢性出血现象)
6、手臂和腹部肥且下垂,脸色发黄;
(脾主肌肉,病色为黄色,所以也是脾虚导致的)
7、毛发干枯,脱发;
(肾其华在发,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两者之间有很大的联系)
8、食少体胖;
(脾虚的人代谢能力下降,能量过多地存留在体内,人就变胖了。“十个胖子九个虚”,“虚”指的就是脾虚。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胖。)
9、心肌缺血,脑缺氧;
(由于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损伤脾胃)
10、神经衰弱,失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当脾胃虚弱时,会影响睡眠。)
另外脾虚的人,大便基本不正常,大便不是干,就是稀不成型。虽然肚子上肉多肉厚,但是一点也不御寒,稍微着凉,就腹泻了。这也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脾胃有病常常造成其他脏腑的疾病与症状
反过来也会受其他脏腑的病变的影响
脾胃与其他脏腑有什么联系呢?
1、知肝实脾。意思是肝一旦有病,则需要加强对脾的保护。如重症肝病,会出现腹水,引起脾大,脾出血,脾切除。
2、胆有病会影响到胃,由此造成的胃病占80%左右;影响胰腺,造成慢性胰腺炎占到50%左右。所以久治不愈的胃病一定要查一下胆,看是否是由胆引起的,以求标本兼治,彻底治愈。
3、脾阳不振,脾气虚不能引血上行至肺、心、脑,造成心慌气短,心肌缺血,脑缺氧,头昏沉不清醒,记忆力减退,失眠等。
4、肺是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为土,肺为金,土生金,意思是说脾虚必带来肺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5、脾肾阳虚会造成五更泻,大便溏稀,不成形。
6、肝气盛,肝火旺会影响胃;会吐酸水,恶心呃逆,引起反流性食道炎的发生。
以上列举了部分有关脾的临床病症表现
有的是属阳虚,有的属脾气虚
有的是脾阳不足,有的则是脾血虚所致
脾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与神经系统有关,与免疫力有关
与呼吸系统有关等等
那我们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加强对脾胃的保护呢?
1、常居之地保持干燥,因为脾喜燥恶湿,久居湿地伤脾。
2、饮食不宜过饱,过凉,过肥腻,严禁暴饮暴食;
3、要适当运动,但不能用力过度,时间过长过猛。科学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切莫透支。
4、注意不要思虑过度,用脑过度,长期超负荷,不得休息,最易伤及脾血。
5、保持三焦通畅,即上下道口通,只有浊气下降,脾气才能上升,因此强调睡前推肚子,可调脾养胃,并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的正常。
脾胃虚弱与阴虚火旺的人
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一日三餐,饮食不科学,不规律
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冷热刺激
偏食,营养不均衡,吃得过饱
都会伤及脾胃
日常饮食中,无须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而特意吃肉。每天50克的瘦肉就足够(50克的瘦肉,就相当于我们的食指和中指伸出来并在一起的体积),吃肉提供能量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这个成本的消耗主要是脾气的消耗,因为脾气是负责消化和运化的。
《黄帝内经》中说“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水果是辅助,蔬菜是补充,都不是主流,因为果蔬性质偏凉的多,作为主食伤脾。而五谷不仅性温,进行消化、吸收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1
孙吉华主任治愈经典案例
闫某,女,60岁。
于19年3月份就诊。胃脘不适2年余。
医院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现胃脘堵闷不舒,饭后加重,嗳气后减轻,咽部炎症表现,时有反酸烧心感觉,纳差,不敢吃多,容易饿,寐差,小便正常,大便粘腻。
根据平素易生闷气,考虑事情较多,脾气偏急。结合舌边红、苔稍厚,舌下脉紫暗,左关肝脉弦,右关脾脉弱。
辨为脾胃不和,肝气犯胃辩。治宜:疏肝活胃
拟方为:
半夏15g,黄芩10g,海螵鞘10g,
厚朴7g,砂仁10g,竹茹10g,
生晒参6g,旋覆花10g,干姜10g,
柴胡15g,甘草4g,枳实6g,
白芍9g,木蝴蝶6g,三七6g,
玫瑰花6g,白及6g。
服4剂后,胃脘症状明显改善,仅偶有头部不适,大便粘腻,余症均安。
二诊加减药味。
减去玫瑰花,旋覆花,
减少干姜、砂仁的用量到6g,
加藁本各10g,钩藤15g。
又服7剂后,胃脘安稳,头晕消除。以上方做丸药绪服1月以巩固疗效。1月后随访诸症安稳未有复发。
按语
此胃脘不适乃肝木乘脾,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致胃脘堵闷。以半夏泻心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脾升清胃降浊,气机豁达,则胃部症状消除。
专家支招如出现脾虚症状应当及早干预治疗,脾胃问题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的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肠炎等。
平时以调整脾胃的气机正常运作、健运脾胃为主要目的。
从日常几个方面先注意调整:
1.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2.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3.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脾胃症状严重请咨询专业医生,由专业医生为您辩证遣方用药。
专家链接
医院中医科
孙吉华
主任医师、脾胃病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
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50余年,对中医内科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脾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自拟方“调胃合剂”口服液,经反复研究,筛选药物,临床试验,于年定型,医院制剂室、药厂生产供临床使用。20年来用“调胃合剂”治疗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脾胃病)万余例,作科研观察病例数千例。资料完整者,总结渍疡病例,参加年在沈阳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并收入(中、英文版)论文集:总结急慢性胃炎例,参加年山东省优秀论文评选,获二等优秀论文奖。总结疗效,临床症状有效率98%以上,胃镜、病理复查有效率85%左右,得到广大患者认可和好评。
撰写论文、论著30余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28篇。获“齐鲁杯”优秀论文奖2篇,省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代表作有论文《调胃合剂治疗溃疡病及胃内炎症80例》,年《山东中医杂志》第三期发表,年收入《山东名医论著选集》第一集。年参加编写高等中西医结合院校用书《内经选学》,年公开出版发行。医院中医科被评为青岛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十大特色专科之一“脾胃病特色专科”。孙吉华为脾胃病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年被评为青岛市中医先进工作者。
“调胃合剂的研制与应用”科研课题,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项目,并获得国家和青岛市卫生局资助拨款开发新药。立项后“调胃合剂”改为颗粒剂,命名为“调胃颗粒”,年12月23日进行了成果鉴定,年1月30日取得“二期临床批件”,年获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对中医内科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脾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周三上午医院门诊部
赶紧通过以下方式抢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