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中医称“青盲”,是多种眼病及全身病变对视神经损伤的最终结果,亦可由遗传、外伤等导致,此病发病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治疗困难,为常见的致盲或低视力的主要病种之一。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中记载:本病可因“玄府幽邃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其因有二:一曰神失,二曰胆涩。须询其为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治疗此病的关键就在于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视力才可逐渐提高,下面与大家分析不同病因的主要治疗方法。
肝肾亏虚证案
刘某,男,66岁,下岗人员。主诉:双眼视力渐降6个月。
病史:患者于一年前双眼视力下降明显,自以为是白内障加重,未到当地就诊检查,直至事态严重,才到北京就诊,诊断结果为视神经萎缩,症状:双眼视物模糊,视野缩小,视力极速下降。此证中患者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肝肾亏虚之候。
辩证:肝肾亏虚证治疗:补益肝肾,饮食宜清淡,禁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检查:自觉视力提高不太明显,但头晕耳鸣迹象好转。依照药物原配方,继续接受治疗。七诊后,双眼视野扩大,视力大幅提高。
肝郁气滞证案:
王某,女,46岁,会计。右眼视力下降五个月。
病史:患者去年1月初开始双眼视物模糊,以右眼明显,当时公司加班较多,过度的劳累导致自身情志抑郁,月经不调,胸胁胀痛,食少太息,口苦。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2。双眼外观正常。双眼眼底视盘色苍白,边界清楚,黄斑部暗,中心凹光反射弱。双眼视野均向心性缩小,有中心暗点。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平时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适当放松,减轻压力。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之品及烟酒刺激之物。
无诊后,双眼视物较明,情志抑郁,月经不调,胸胁胀痛,食少太息,口苦等症状渐愈。查视力右眼0.6,左眼0.8.
气滞血瘀证案
宁某,男,26岁,硕士研究生。主诉:双眼外伤术后视物不清3个月
病史:患者乘坐他人摩托车发生车祸,颅脑损伤,急诊术后发现视力明显下降,虽有用药,但是当时以抢救生命为主。现双眼视物不清。检查:视力:右眼0.06,左眼0.08。双眼外观正常,视野均呈管状。此类案例中患者因头部外伤,脉络受损,致使气滞血瘀,不能上输于目,最终导致视力渐丧。
诊断: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双眼)。辨证: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通络,致使血活瘀化气行。同时注意外伤后功能训练。
六诊后检查:视力右眼0.7,左眼0.75;双眼外观正常,视野亦扩大。
综合以上多种案例可知:虽然本病发病原因较多,但皆与肝肾不足,气血阴虚有直接关系。古人云: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上升,脏腑失调,经络阻滞,因之发生“青盲”(视神经萎缩)。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调补肝肾,因肝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赖脾运而上注于目。唯有解决病因的根本,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本草明目汤是赵国生大夫根据十几年的治疗经验不断总结而成的经验方。对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损伤,青光眼等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主要从整体调节身体内部脏腑气血功能调节五脏,以肝、肾、脾三脏为重点,补益与疏解相结合,中气健旺则气血充盈,升降有序,脏腑和谐。
(1)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