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图片领取课程
脾胃有什么用,大家应该有个大概的认知,差不多就是消化的意思。
消就是消减,多指食物被研磨变小的过程,这是量变。主要跟胃相关,因为直接和口相通嘛,水谷入胃,胃主受纳。
化便是转化
我们吃进来和拉出去的明显不是一个东西啊,有用的被吸收,没用的被排泄,这是质变。主要跟脾有关,因为脾主运化,不只是运输(排泄)、还有转化(吸收)。
这样的配合,我们称“纳运相成”。如果胃不纳,轻则呃逆嗳气,重则恶心呕吐。如果脾不运,可见泄泻无度,也可大便不通。
我们再深入一点,这样的功能是由气的运动决定的,即脾气上升、胃气下降。我们再回过头看看,胃气不往下走那便往上,恶心、呕吐已经说了,反酸、呕血、咳嗽更是难受;脾气不往上那便往下,便秘、泄泻都不是大事,子宫脱垂、肾下垂、痔疮、便血更加复杂。
这样的配合,我们称“升降相因”。
人体很有意思吧?重在平衡,而失衡就会导致病变,故《黄帝内经》上说“生病起于过用”。
有意思的还有呢,“燥湿相济”。
口渴我们都知道喝水,水去哪?“饮入于胃”,所以胃中津液不足,则饮水自救,这是身体发出了信号。说多了话比如教师、呕吐太多比如孕妇、还有喜欢吃辣说开胃的,是胃中阴液不足。更严重的,边吃饭要边喝水,因为口咽干燥不能下咽。你可以非常粗略的认为,胃酸也是一种阴液,缺乏胃酸不能消化,自然没有胃口,吃点酸的“生津开胃”就是这个道理。表现在舌象上,通常为舌红、舌苔少甚至剥落、舌有裂纹。
脾是主运化的,那就是加工处理、排泄。试想原材料仓库放不下,都堆到车间了,是什么感觉?又比如空调制冷散热,如果它自己过热就会停转。这种情况称“脾为湿困”,我代谢水湿的被水湿包围了,就好像游泳运动员被水淹死了。“湿盛则濡泻”,所以大便不成形,甚至拉出来都是水。反应在舌象上,通常为舌胖大、边齿痕、苔白腻。
脾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是不是感觉牵涉太多了,感觉说什么都绕不开脾胃。所以百病不愈必循脾胃,反过来说,脾胃不和百病由生。
就比如说,有的人胃口很好很能吃,但是大便不成形、一般还胖,这就是胃强脾弱,胃强研磨没问题,脾弱吸收不了,湿气弥漫,那就是脂肪、水肿。“我喝水都会胖”,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吗?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名副其实吧?!
因为位处人体中间,所以我们称为“中焦枢纽”。
枢纽明白吧?中枢、纽带,大家都从我这过,然后去不同的地方。
通过我们刚才的介绍,隐约能感受到气、津是有关键作用的,气虚接着发展就是阳虚见到寒象,津伤接着发展就是阴虚见到热象。
我们经常说的腹痛、胃痛,除了实性因素之外,虚性的就是气血阴阳。甚至有说“老胃病”的,就是日久阳虚、阴虚。
用西医的说法就是胃炎,开始是“浅表性胃炎”,就是胃黏膜上有一个个的坑,继续发展就有“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今天介绍黄芪建中汤。用于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证。
症见虚劳里急,诸不足。
药物组成桂枝9g、甘草6g、大枣4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60g、黄芪9g。
脾胃虚寒就不用解释了吧?这是说明病的时间挺长了,或者体质偏虚。寒性收引,导致疼痛,也就是“胃痉挛”,这就叫“里急”。
虚劳是什么意思?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亏虚、久虚不复的很多疾病。比如肺结核叫肺痨,白血病叫血劳,梅毒侵犯脊髓叫脊髓痨。
感觉好像离我们很远的样子?
天天加班体力透支,又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久之气少力衰、走两步就喘、不能久行久站,我都不说容易感冒这种事情。
压力太大,每天想着怎么完成指标、孩子学习又令人操心,茶饭不思、殚精竭虑,健忘失眠、闷闷不乐,想想林黛玉、诸葛亮怎么死的。
性生活不知节制,房劳过度,头晕耳鸣、精神不振、阳痿早泄;又比如生完二胎生三胎,这叫房劳多产,可以见到子宫下垂,甚至肾衰。
似乎离我们现实生活不远吧?一切的源头是不是可以回到脾胃,是不是又尽在上面“虚劳、诸不足”之中?
胶饴就是饴糖,即麦芽糖,是米、麦、粟发酵糖化而来。我们直白的认为,这大概算是粮食的“精华”了,可以补中益气。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一个道理。
再看看这个颜色,应该是温性的,因此用于脾胃虚寒。
不开心的时候,就像吃点好的,通常就是高糖、高脂肪的东西,这种叫“肥甘厚味”。不管咋说吧,甘能补、能和、能缓,这种缓和之性,就可以用于疼痛,即“里急”。话说大家有没有想过,为啥“激素”在无可奈何时常常使用?“糖”皮质激素!
胶饴一味药似乎就解决了虚劳、里急?理论上没错,实际上还只停留在补中的层次,达不到补“诸不足”的级别。
芍药、甘草合用叫“酸甘化阴”,扶助阴虚之虚,更能缓急止痛,广泛用于各种痛证。
治疗癌性疼痛40例[1]: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
原发性痛经例[2]:每次行经前3天开始服药,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愈例,好转68例,总有效率96.2%。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例[3]:10天为一个疗程,半个疗程痊愈38例、1个疗程痊愈63例、2个疗痊愈22例,痊愈率89%、总有效率98%。西药抗病毒治疗痊愈率16%、有效率28%。
病毒性肝炎例[4]:治愈率为71.4%-88.9%,2-6个月治疗转阴率为30.1%。
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5]:总有效率91.3%。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觉得我也不用费劲解释,这个配伍是多么的厉害。
桂枝、甘草合用叫“辛甘化阳”,温助中阳,以建中阳之气。
人一身之阳有“六阳”?
肺阳、心阳、脾阳、胃阳、肝阳、肾阳。肝阳通常是有病的描述,比如肝阳上亢;肾阳这个方子不直接管;脾阳、胃阳即为中阳;桂枝入心肺二经,故可以助阳化气治痰饮、更可以温经通脉治疗各种心系病证。
比如炙甘草汤,以前介绍过,通阳复脉第一方,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顺带着还能治失眠,毕竟心慌心悸谁能睡着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发性低血压46例[6]:15天,治愈40例、好转6例。低血压多见于体质虚弱之人,是不是“诸不足”?女性多见,因为有月经耗伤气血。
桂枝、甘草,芍药、甘草,加起来那不就是阴阳并调?
那太狠了啊,“诸不足”一点都不夸张吧?
生姜、大枣,一个温胃阳、一个滋脾液,加起来鼓舞脾胃生发之气,合起来不正是“建中”?
有一个小方子,就叫姜枣茶,适合四季常服。而且医圣张仲景,大部分的方子里,都要加姜枣就是顾护脾胃,老家的底盘都稳不住,怎么开疆扩土呢?
黄芪补气第一,因为不仅能补气,还能升气,充实肌表,不仅说话声音都大了,也不会经常感冒了。
感冒对体质虚弱之人来说,就是灾难。其一,虚人感冒,缠绵不愈,拖的时间很长;其二,体质虚弱,通常伴有很多其他疾病,会加重或诱发它们;其三,即使没有它病,也会加大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到这,终于补齐了“中气不足”的最后一环。
这个方子有中成药,但是可能不好买。那建议您买小建中汤的中成药,用黄芪6-9g泡水,送服即可。如果小建中汤的也买不到,那就考虑自己配制,桂枝、甘草、芍药、黄芪打成粉,姜枣单独泡茶然后热茶放入胶饴30g烊化,送服散剂。
效果咋样呢?简单举两个例子
胃溃疡78例[7]:有效率91.03,半年后复发率1.28%。西药治疗有效率88.89%,复发率11.11%。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65例[8]:中药有效率84.62%,加用贴敷有效率96.92%。
参考文献
[1][J]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癌症晚期疼痛40例.刘昭坤,刘同珍.新中医.(01)
[2]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例[J].张银萍,崔英华,蒋秋菊.光明中医.(11)
[3]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例[J].丁华.新疆中医药.(01)
[4]芍药甘草汤治疗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梁炳银,余英宏,范杉.上海中医药杂志.(06)
[5]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J].吴晓虎,成坤.陕西中医.(09)
[6]桂枝甘草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46例[J].高天德.实用中医药杂志.(06)
[7]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78例临床效果分析[J].李继生.中医临床研究.(12)
[8]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例疗效观察[J].李力,周晓玲,税典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08)
推荐今天给你推荐一款由岐黄中医药食同源,中药代茶饮,岐黄护胃茶不含任何添加剂,没有副作用。这是在古方基础上升级的配方,经过临床试验,功效和口感俱佳,更适合现代人日常喝。▼看岐黄护胃茶茶视频了解更多
胃不好难长寿
▲长按上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