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虾转肝期?转肝期其实就是肝胰腺的快速发育成熟期。肝胰腺在对虾中就是辅助消化器官,故转肝后虾摄食会增多。虾摄食饵料转换期,肝负担可能加重。这个时期称为“转肝期”。
在此应特别注意在虾苗上料台这段时间,时长大约5—7天;另外一次在80—支这段时间。这期间是对虾完善肝胰腺功能的时期,肝胰腺负荷加重易发病(萎缩、发红、发白、肿大、坏死等)。所以转肝期的养护至关重要。
转肝期的变化①肝脏颜色的转变:在肝脏上形成白膜,而正常对虾的肝脏是同饵料颜色比较接近的。
②食性的转换:开始从0号料转1号料。
③肝脏功能的转换:由半成熟状态转化为成熟状态,解毒、免疫、辅助消化等功能更加完善。
但是,如果南美白对虾的肝胰脏发生损伤,或者对虾没能顺利转肝,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对虾在转肝期摄食量增多、摄食速度加快,而肝胰脏尚未发育完全,如果肝胰脏功能受损,肝胰脏负荷加重,体内毒素也会积聚,容易出现肝红肿甚至萎缩等问题。
正常顺利转肝的虾子,肝脏会出现白膜,最终肝脏会变成暗青色或者棕褐色。但是不能避免,转肝过程中肝变绿、变黄、变红,甚至变黑等情况的发生。
(1)“转肝期”投喂量不易控制,投喂量不足,对虾很容易摄食底泥和死藻,致病细菌经口感染,引起发病。
(2)环境剧烈变化,“转肝期”处在养殖前期,前期水质不稳定,藻类突然大量发生对虾很容易发生气泡病,气泡病以后直接引起对虾不吃料,肝脏萎缩,进一步发展肝脏坏死或引起其它疾病。
(3)在“转肝期”分池等生产操作,给对虾带来强烈应激,这个时期分池后发病率非常高,应该在转肝期之前分池,规格越大应激越大,发病率也越高。
以上原因都是造成转肝不顺利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来分析一下转肝期肝变红现象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红肝可以看做是黄肝的后期现象,如果出现红肝现象,那么恭喜你,你的虾马上会出现一个细菌感染发病的情况了。肝发红一般分为两个情况:
1.当发现红肝现象时,我们可以向池中抛个网。可以观察抛上来的虾,如果0条虾中已经有四五百条虾都是红肝,我们会发现剩下的一部分肝不发红的虾基本都是黄肝。所以红肝是从黄肝过渡过来的。
2.大虾在缺氧的状况下也会变红,这时会伴随爪红、须红还有尾红。一般会呈现暗红,不会是微红或者大红。这种变红情况一般是以细菌感染为主,处理起来并不那么简单,是黄肝的一个后期。这时候再用保肝护肝的中草药,幸运的话可以拯救,但是一般这种情况出现的虾几乎没得救了。
所以转肝期肝脏的变化我们要及时发现,在黄肝的时候就做好预防和治理,尤其是已经出现白膜之后肝还处于发黄状态,这时候基本就是一个细菌感染的状态了。很容易继发一系列的细菌病感染,危害较大,后果惨重!
如何有效防控1、“转肝期”外泼内服保肝产品
大家可以选择保信特功能性饲料,经过长期实践总结,饲料里所添加的肝泰乐和保肝通肠散能帮助对虾顺利“转肝”,而且多数情况下都能起到立竿见影,十分明显的效果。
2、“转肝期”保持水体稳定
“转肝期”投喂发酵饲料,并配合拌保信特肝肠净等有益菌内服。既加强营养又能补菌,培养浮游动物,稳定水体,避免水质过肥和过瘦,减少发病的诱发因素。
3、“转肝期”减少分池等操作
“转肝期”对应激十分敏感,应减少分池等操作,避免各种生产操作引起的应激。
对虾在转肝期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功能不完全,极易受到损伤。为什么保信特功能性饲料可以保障对虾顺利转肝呢?因为保信特功能性饲料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对虾肝胰脏,促进肝胰脏发育,在对虾转肝期使用可以促进肝脏肝细胞和肝小叶再生,促进肝脏发育,增强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解毒排毒,从而使对虾顺利度过转肝期。
其实要使对虾不发病,少发病,还是要做好保肝护肝工作,肝脏好了虾就健康了。保肝护肝的观念应该从小做起,养殖一开始就投喂保信特功能性饲料,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肝肠净,能有效地促进对虾生长,能提高成活率,降低发病率,保证机体健康。
招商加盟交流,请扫描下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