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木耳,可是拥有众多“铁杆粉丝”的绝佳美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很好,不仅可以炒着吃、凉拌,也可以涮着吃,是不是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先等等……
女子吃了浸泡三天的木耳,紧急换肝保命
张女士今年四十多岁,平日身体没什么毛病,但没想到的是,因为吃了一顿泡发多天的黑木耳,她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吃完黑木耳后,张女士出现呕吐症状,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张女士的肝、肾、心脏功能已严重受损,病情极其凶险。
当地疾控中心从她的血液和家中的食物样本都检测出一种毒素——米酵菌酸,一追问,原来发病前的晚餐她吃了泡发过3天的木耳。
木耳中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毒素会集中“攻击”肝脏,肝功能损伤后,紧接着就会出现肝性脑病。此外,毒素还会攻击细胞的线粒体,引起肝功能、肾功能衰竭以及脑部的损害。
入院当天,张女士被转到重症肝病科。
刚来的时候,医生问她问题还有反应,对她进行了人工肝治疗和肾透析治疗,但病情没有好转。半天后,她就陷入昏迷,被转入ICU。
要挽救她的生命,必须迅速阻断毒素蔓延产生的连锁反应。决定尽快给她进行肝移植。
手术过程中,医生看到因为中毒导致的急性肝萎缩,她的肝脏已经缩小到了正常的一半左右,只有小孩的肝那么大,而且肝脏内还充满淤血。
从国内和国际上可追踪的报道来看,这种病情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如果病人出现3-4个脏器衰竭,死亡率几乎是%。此次获救的张女士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木耳本身并没毒素,有毒的是"米酵菌酸"
每年,基本上都医院的人。那以后木耳都不能吃了吗?如何避坑?
木耳本身并没有毒素,但如果它在水里泡的时间过长再加上天气潮湿、周边环境不干净(比如浸泡容器没洗干净、留有食物残渣),木耳本身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就会大量繁殖分泌出剧毒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什么?
黑木耳在长时间浸泡过程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多脏器损害症状。
常见的容易被米酵菌酸毒素污染的食品有:变质的银耳、木耳,糯米面汤圆、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
米效菌酸这种毒素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来稀释毒素,如果该毒素的摄入量过大基本是九死一生!
中了这种毒的人刚开始会出现头晕、恶心,严重呕吐,慢慢开始出现黄疸,潜伏期一般为1-3天。
食用黑木耳时应注意这些!
千万不要以为一到冬天就能跟食物中毒绝缘了,毕竟家里总是要取暖的。一般室内20℃以上,黑木耳就很容易变质。
现在市场上的黑木耳多为小木耳,泡发时间更是不宜过长,食用泡发超过8小时的黑木耳就足以让人中毒。
正常情况下,泡发木耳可以用温水或冷水泡发一到两个小时,然后用开水焯5-6分钟,捞出后控干水分到不滴水的状态,再放到盆或者碗里用保鲜膜盖好,放入冰箱冷藏。但还是建议不要一次泡发过多,尽量当天泡发当天吃完。
泡发的黑木耳如果不能及时食用,应当随时更换新水,遇到泡黑木耳的水出现浑浊、发粘或有异味时,要赶紧丢弃,因为它正在提醒你“微生物超标啦!”
此外,不只是黑木耳,泡发银耳、各种蘑菇、干货、干菜时都应注意这些问题。
点击下列关键词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网上问诊
医师节短片《我是谁》
公益微电影《暖阳》
公益微电影《彩虹之梦》
公益微电影《用爱唤醒你》
停车场中上演生命接力
减肥饮食搭配
全飞秒
海参真的“大补”吗?
援非女医生矫晓玲
胶东国际肿瘤论坛
文字来源:新华社、广东卫生信息
图片来源:医院转载需授权
好看就点个“在看”吧~ 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